豐鎮古藝 蒙味月餅

百年傳承 豐鎮月餅歷史悠久

說到中國地域傳統文化,往往令人聯想起相應的傳統小吃。在這五千年的歷史更替中,無論皇室貴族還是民間百姓,在“食”上,都有著各自的情愫。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味道”的獨特技藝有著古樸的傳承與因地制宜的改進。

丰镇古艺 蒙味月饼

豐鎮市,地處晉冀蒙三省區的結合部位,素有內蒙古“南大門”之稱。從古至今,豐鎮都是內蒙古自治區對外開放、發展外向性經濟的窗口和前沿,也是內地經濟向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轉移的過渡地帶,所以也有“商貿客棧”之稱。

豐鎮市平均海拔1400米,地區內的深井水源生產出的胡麻籽油、優質小麥粉,再加上傳統的手工製作工藝,造就了豐鎮月餅獨特的口味。該月餅於2015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緊跟時代變遷的腳步,使更多人品嚐到豐鎮古藝,中國安全推廣辦公室會同食品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對豐鎮月餅產業進行調研考察。

清末光緒年間,大旱持續了整整4年,山西、河南、陝西、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受災嚴重,還波及了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豐鎮也就是這時期,第一次湧入了大量因災荒來的“走西口”的移民。那些災民在來到豐鎮地帶之後,看到了與華北中原截然相反的局面。每逢一年中秋團圓之時,家家戶戶都會用面混合油,做成月餅,並有在餅上下籤的習俗。蒙古族的草原遊牧文化、漢族中原農耕文化和回族伊斯蘭文化等不同民族的多元化文化在此匯聚與融合,使內蒙古地區與全國各地物資、人員、文化的聯通與交流更加緊密,為連接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做出了貢獻。自乾隆33年,清政府招民墾荒在此設莊,以興隆昌盛之意取名曰“隆盛莊”,引來山西、河北等各地工商農戶聚集此地。到嘉慶年間,當地已形成規模較大的食品加工業,月餅成為當地群眾日常所食佳品,豐鎮月餅以用料考究、製作嚴謹、工藝精細、香酥爽口、甜度適中、風味純正、色澤金潤而聞名。

丰镇古艺 蒙味月饼

清末時,月餅的製作工藝逐步在豐鎮城內流傳,較大的爐食鋪就有十幾家。較有名氣的包括有天福樓、文星樓、興盛豐、三義樓、天福鈺、春生元、天裕明等,這些爐食鋪常年製作並經銷月餅,逐漸成為“豐鎮月餅”製作和傳承的主要集聚地。

豐鎮的月餅傳承著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譽滿晉蒙。在內蒙古西部地區,豐鎮月餅叫得最響,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2009年,隆盛莊月餅製作技藝被收錄在《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成立豐鎮市月餅行業協會。2012年“豐鎮月餅”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隆盛莊月餅製作技藝已被收錄在“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公示名單”中。

統一管理 協會助推整體發展

在月餅中,豐鎮月餅佔據北方月餅的71.5%。豐鎮月餅產業呈現出的發展勢頭,不僅受到了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讓月餅行業協會認識到:豐鎮月餅產業的發展,必須上檔次、上規模,原有的小作坊生產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形勢。

丰镇古艺 蒙味月饼

豐鎮月餅一直傳承著“綠色、生態、健康”的發展理念,在原料採用上,以麵粉、純胡麻油、糖、小蘇打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不添加添加劑,有效確保了月餅的質量和食用安全;同時在保持原有傳統風味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月餅的種類,推出如冰糖、混糖、蜂蜜、包餡、玉米、紅棗、蕎麥等新品種月餅,使其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現已成為山西、河北、內蒙古等華北地區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可口食品。在質量把控上,仍已傳統的手工製作為主,選用當地的優質深井礦泉水、特級小麥粉、純葫油和一級的白糖、冰糖、蜂蜜等原料,現磨現用,由匠人手工和麵,手工製作而成,結合現在的烘烤、冷卻、包裝等現代化生產設備,生產的月餅不僅香酥可口,還保留和弘揚了原有的傳統美食文化。

未來,豐鎮市月餅行業協會將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為生產廠商減輕銷售壓力,助其專注產品品質。用良性循環提升豐鎮月餅整個體系的品牌效應及世界知名度。通過行業整合將極大的刺激行業質量,提升標準化的生產將對品牌起到決定性的保護作用,同時可以帶動當地的倉儲物流進行大規模的發展,從而讓豐鎮月餅走向中國,走出世界。

據瞭解,豐鎮市月餅行業協會成立於2010年4月,由豐鎮月餅傳統制作行業的各會員企業組成,是在民政註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協會現有會員企業單位19個,分別是馬大哈食品公司、麥拉琪食品公司、海鵬食品公司、康美食品公司、金香食品公司、恩寶食品公司、海發祥食品公司、毛毛祥食品公司、康壽園食品公司、蒙麥源食品公司、明宇食品公司、誠信麥拉琪食品公司、紅旦食品公司、甜蜜緣食品公司、甜蜜蜜食品公司、香誠食品公司、小蘭食品公司、清清食品公司、宏焱食品公司。

多年來,月餅行業協會在會長郭翠平的帶領下,協會秉承傳統制作工藝,傳承工匠精神,建立健全行業標準,規範市場化品質,提升豐鎮月餅美食美名中不懈努力,致力於地方特色產業的品牌化運營建設,促進行業又快又好發展。豐鎮月餅行業協會認真履行“傳承經典、拓展品牌、規範行為、服務社會”的職能,贏得了政府和全國消費者的支持和信賴。

協會的宗旨是: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文化品牌和傳承傳統行業標準的要求,聯合行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堅持以品牌為宗旨,積極推動產業發展,規範企業行為,加強行業自律,促進月餅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支柱產業作用,為全面建設地方特色產業貢獻力量。

鏈接:豐鎮月餅協會會長郭翠平

郭翠平,內蒙古自治區豐鎮市人,民革黨員,碩士學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政協委員,烏蘭察布工商聯副主席,馬大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豐鎮市月餅行業協會會長,內蒙古烏蘭察布商會副會長,豐鎮市工商聯副會長,中國社區協會紅領巾助力團團長,豐鎮市光彩事業獎章獲得者,豐鎮市義工協會會員。

丰镇古艺 蒙味月饼

郭翠平憑藉對市場明睿的洞察力和專注食品行業的跋涉者精神,將馬大哈食品有限公司從小作坊做起,逐步打造成了集食品科研、多元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網絡化銷售、市場化運作為一體的食品龍頭企業。企業以豐鎮月餅為中心重點,涵蓋麵粉加工、醬菜醃製、熟食生產為一體。在同業中引領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快速發展,並帶動了同業走上商業快車道,任職豐鎮市月餅行業協會會長以來,郭翠平協調兄弟月餅加工企業(作坊),共同研討、集體致富,走協同化道路,合力推動月餅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盡到了一份社會責任,起到了標杆作用。

馬大哈食品有限公司自注冊成立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面對食品行業要求高、責任心強、市場競爭大的特點,郭翠平率先提出以多元化產品帶動單一產品,以精細化產品帶動基礎性產品,以營養健康產品與傳統產品同步拓展的戰略方向,贏得了市場,吻合了消費者心理,更與市場完美接軌,得到了社會和消費者的好評。2008年,公司榮獲烏蘭察布消費者協會年度誠信單位稱號。公司注重企業文化和團隊建設,將月餅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產品包裝、廣告宣傳以及公司員工會議、管理和社會活動中,都將文化貫穿其中,讓月餅文化和月餅食品柔和綻放。

不僅如此,郭翠平發揮企業家作用,樹立企業家形象,致富不忘家鄉人。郭翠平情繫家鄉教育文化、留守兒童、貧困人口等社會問題,盡一份社會責任,獻一份企業愛心。多次組織參與了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捐款累計30多萬,捐物累計20多萬,贊助了有益於民眾的文化教育活動,提出“企業+公益”的愛心公益志願活動,攜手豐鎮義工協會開展助學敬老等公益活動,獲得社會的高度好評。

一個月餅一分濃情,郭翠平利用自己所長帶動同業健康持續發展。2015年組織豐鎮市月餅行業、食品加工業500餘人進行特色產品精加工暨豐鎮月餅製作專業技能培訓,經烏蘭察布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使得月餅加工企業有了規範化製作,科學化生產和員工標準化管理的依據。產品與人品並存。做最受歡迎的企業家是郭翠平一直以來的定格,從小作坊到有限公司,從起步到發展,從月餅龍頭企業到全區食品行業翹楚,一路走來,郭翠平始終把做人放在第一,把做良心合格產品放在重中之重,多年來,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專注食品,誠信經營,奉獻精品,服務大眾,承擔社會責任是馬大哈食品有限公司取得進步的事業根基。郭翠平認為,做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做最有品牌價值的企業、做最受消費者尊敬的企業、做為社會貢獻最好的企業,是馬大哈食品有限公司永遠不變的定位。(李聰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