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套人民幣壹元、貳元(1960)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54

長:13cm寬:5.7cm

長:13.3cm寬:5.6cm

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套人民幣壹元、貳元,外觀設計極為精美,圖案美觀大方,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蘊涵意義深刻,觸摸票面的花紋有極強的凹凸感。以珍惜五角星和古幣混合水印設計,極為獨特,在此後歷枚人民幣中不曾再現,成為鈔中珍品,升值勢頭咄咄逼人。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此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套人民幣壹元,主色調為深紅色,正面圖案為女拖拉機手,表示農業為基礎,背面為國徽和放牧圖,表示大力發展畜牧業。色彩新穎、明快,圖像花紋清晰,層次過渡自然,五角星和古幣混合水印設計,加上票面乾淨挺括,使其貨幣投資價值可觀。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此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套人民幣貳元,主色調為深綠色,正面圖案為車床工人圖,表示工業為主導,背面為國徽和石油礦井,表示發展能源工業。線條花紋雕刻精細,色彩配色美觀合理,人物富有神韻,立體感強。五角星和古幣混合水印設計、品相完好無磨損折痕,使其貨幣投資價值可觀。

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是銀幣收藏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不同版別的光緒元寶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錢幣類的交易中,雲南省造、湖南省造和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備受青睞,成為很多買家追逐的焦點。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32

重:7 g直徑:2.8cm

此錢幣工藝精湛,雕工完美,珠圈內書“光緒元寶”。楷書文字書法極為精湛、大氣,間架結構平衡舒展,背面龍洋圖案,盤龍浮雕立體逼真,極具收藏價值。其無論文字和紋飾,皆十分精到,凸凹鮮明,文字筆劃和紋飾線條圓滾,顯示模具衝壓著力深打,致其品相精美無比,其工藝水準也是至今之偽所不能矣。廣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58

重:26.6g 直徑:4cm

此幣為廣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正面為光緒元寶楷書錢文,上緣書:“廣西省造”,下緣書:“庫平七錢二分”,錢面錢背皆有左右小花邊飾,錢背為蟠龍圖案,雕刻精細。材質優良,鑄模精美,字體雋秀細緻外惠內韌,蟠龍神威有力,包漿鮮亮通透,收藏價值較高,市場價值不斷看漲。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58

重:26.9g 直徑:3.9cm

北洋機器局最初鑄銀元是在光緒十五年,面值僅“一元”一種,是天津官造的呈樣銀幣,未流通,直至光緒二十二年,始鑄流通銀幣。“大清光緒二十二年北洋機器局造”,面值有“一元”、“五角”、“兩角”、“一角”、“半角”五種。是中國第一套以元為單位的計值銀幣。

此幣為北洋造光緒元寶,上緣書:“北洋造”,下緣書:“庫平七錢二分”,錢背蟠龍圖案,龍爪張揚,神武有力;龍身盤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雲駕霧,身姿遒勁有力。該錢幣工藝精湛,雕工完美,浮雕感極其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清晰,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陝西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59

重: 26.7g直徑: 4.0cm

此幣為陝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正面為光緒元寶楷書錢文,上緣書:“陝西省造”,下緣書:“庫平七錢二分”,錢面錢背皆有左右小花邊飾,錢背為蟠龍圖案,龍鱗雕刻精湛,盡顯皇家風範,包漿醇厚深峻,所呈色澤光亮、氣息古樸,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珍藏價值。

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釐

編號:WTZLFW-0152

重:5.1 g直徑:2.4cm

此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正面為光緒元寶楷書漢滿文錢文,上緣書:“福建官局造”,下緣書:“庫平一錢四分四釐”,錢面錢背皆有左右小花邊飾,錢背為蟠龍圖案,包漿醇厚,成色標準,幣色熟透,整齊劃一,錢型厚重,文字清晰,雕工精湛,錢文俊美,邊廓深峻,地張平坦細膩,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

戶部丙午汴字十文大清銅幣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38

重:7.3g 直徑:2.9cm

此幣為戶部大清銅幣,正面書“大清銅幣”四字,正中鈐有“汴”字,上緣書滿文表示紀年“丙午”,戶部二字分飾左右,下緣為“當制錢十文”表值十文。背面同樣為龍洋圖案,霸氣十足。上環書光緒年造,下環為“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 漢譯為“大清帝國銅幣”。因流通時間較短。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包漿醇厚深峻,所呈色澤光亮、氣息古樸,雕工精湛,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興朝通寶

“興朝通寶”是農民起義軍的鑄幣,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滇派”錢幣與眾不同,錢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體古拙樸素;內郭、外郭都較其他錢幣為寬,錢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單一,多為銅幣;鑄工較粗糙,但錢體分量十足。這種風格對後世吳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孫吳世璠的“洪化”諸錢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古今雅賞:第三套人民幣、光緒元寶系列、通寶系列

編號:WTZLFW-0153

重:20.4 g 直徑:4.7cm

重:21g 直徑:4.7cm

此組興朝通寶正面為興朝通寶四字繁體楷書,背面書“壹分”,字廓穿孔鑄模深竣、文字筆劃清晰,字體古拙大氣力透紙背,錢型厚重,包漿古樸深厚,深入肌理。製作手法純熟,工藝精湛老道,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