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漢中,史稱天漢,位於陝西省西南部,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淵遠流長的漢江橫桓而過,棧道輻輳,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經過2300多年的歷史積澱和秦漢唐宋三築兩遷,正以嶄新的面貌傳承著兩漢三國風雅古韻。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漢族、漢人、漢語、漢文化一脈相承至今。這裡的一花一葉,一磚一瓦,都記錄著歷史的滄海桑田。走進漢中,就走進了大漢王朝的英雄之林,走在被譽為”蜀道之冠“的褒斜道南段褒谷口,就像是走進了大漢民族的古老年輪,這裡便是被稱為“棧道之鄉”的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說明棧道自戰國時期就已興起,漢唐時期更是漢中去往關中地區的官驛大道,被稱為古代的“高速公路”。褒斜棧道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偉大創造,曾經為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強盛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歷史上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都發生於此,諸葛亮北伐曹魏也由此出入。一條棧道串起了多少歷史煙雲,目睹了多少鉅變滄桑,然而石門水庫的修建,使古老的棧道沉沒在茫茫的水晶宮中。如今,高出水庫重建的石門棧道,為我們展現了當年棧道上“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的風貌,讓遊客身臨其境去感受棧道輝煌。

東漢永平4年,漢明帝劉莊下令開鑿石門隧道,使褒斜棧道以最短的距離溝通南北,歷代文人墨客途經此處感受到棧道艱險雄壯後,紛紛在石壁之上題字、寫詩以抒發情懷,由此便在褒谷口前形成了規模壯觀的摩崖石刻群。當時分佈在石門洞及其南北山崖間的摩崖石刻多達一百多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漢魏石門十三品”,其中曹操的“袞雪”,張良的“玉盆”,鄭子真的“石虎”,運筆流暢,氣勢宏偉。而素有“隸中草書”之稱的《石門頌》摩崖更是漢刻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方,字體放縱舒展,飄逸自然,我國最早的綜合性辭典《辭海》初版封面上的“辭海”二字就取於此碑之中。日本學者種穀扇舟就曾讚譽道:“漢中石門,日本之師”。它們不僅記錄著歷史的變遷,更在書法藝術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國之瑰寶”,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石門棧道風景區翠峰林立、清淨幽雅,棧道所依傍的褒河沿線山勢險峻,怪石嶙峋,水利資源極其豐富。早在劉邦來漢中屯兵休養之時,就曾下令讓蕭何、曹參在褒谷口前引水圍堰建立山河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水利專家李儀祉又在其舊址上修建了褒惠渠,七十年代又興建了石門水庫,三個時代,三組宏偉的水利工程世世代代惠澤著漢中人民,被漢中人民親切的譽為“母親庫”。2017年10月10日從墨西哥傳來喜訊,山河堰同五門堰、楊填堰一起被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現如今的石門水庫,高峽平湖,碧波盪漾,宏偉壯觀,猶如一塊無暇的綠寶石,遊人泛舟水上,猶如置身畫中,美不勝收。


兩岸峭壁聳雲天,波濤洶湧拍堤岸,

愛情如同情人橋,風雨飄搖心永結。

昔日幽王“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故事中的女主角褒姒,其家鄉就在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的褒姒鋪中。不知是褒河的水孕育了褒姒的美;還是褒姒的美映襯了輕盈的褒河水,讓這個小小的褒谷口熱鬧非凡,盡添無限魅力……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褒姒鋪

到石門棧道看什麼

美女褒姒

伴隨著石門棧道旅遊的大發展,褒河小鎮也有了新的活力,各色瓜果採摘節,褒河鮮魚的美味,都在以自己最獨特的方式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坐在沿河的魚莊中,聽著旋律優美的褒河水韻,欣賞著對岸絕壁上宏偉的棧道風采,享受著遠處山水之間栩栩而來的微風,真是美哉,妙哉……

時如斯水,歲月悠悠。昔日的金戈鐵馬已然不再,烽火戰場也已歸於平靜,石門棧道風景區就好似見證這一切的老者,坐著時光機來到你的面前,為你輕聲講述著芳華絕代的前世故事。品味兩漢三國,體驗真美漢中。來吧...朋友,背起行囊,踏上一段難忘的旅程,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