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你是否相信,當你一個人做了決定的時候,表面上看是你的獨立選擇,其實,是其他人其他因素影響下的結果?

“一意孤行”可能根本不存在。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這些眾多的來自他人的因素,就是細節。它們的影響是很難察覺的,但卻能左右大局。

《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這本書裡,羅列了52個這樣的細節,並試圖教你如何利用它們去影響對方,讓事態朝著你的預期發展。

其實,這些細節不只用在影響他人上面,更可以用在自我反思、保持獨立思考上面。

在決策前,你可以對照一下,問自己:我的選擇真的完全是我的選擇嗎?我的決定真的完全是我的決定嗎?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下面分享4個在我們生活中影響較大的細節:

1.社會認同心理

當一件事大部分人都贊同,你會傾向於贊同;當一件東西很多人買,你就會覺得它值得買。

我們都是社會動物,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在訴求於社會認同,簡而言之就是“大夥說了算”、“服從大多數”,至於這件事本身是什麼樣,這個東西本身質量如何,你其實沒怎麼留意。

追隨大多數人的取向不是錯的,但是不要忘記,追隨的同時要思考一下這件事、這件東西本身是什麼。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2.小眾獨特性心理

其實,比起隨波逐流,想要彰顯自己獨特性的心理更渴望被回應。

每個人內心裡,多少都認為自己是獨特的,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個“別人”就是你迫切想要撇清關係的群體。

一個女孩看上一件衣服,如果別人說“這個款式是大媽才穿的”,她可能多半不會買,即使自己很喜歡,因為她不想和“大媽”這個群體有關聯。

如果你討厭一個人,他喜歡穿的衣服你絕對不喜歡,他喜歡聽的歌你不想聽,他喜歡吃的東西你討厭吃,甚至,本來你喜歡的東西,但是你發現他也喜歡,你反倒會討厭起來。

所以,當你做決策的時候,是基於自己的真實想法,還是僅僅為了避免不想和某些人或者某個群體一樣呢?值得思考。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3.環境的暗示作用

一個人的行為很容易被環境所影響。

如果你在一個地上有垃圾的地方,你多半也會隨手把垃圾扔在地上,而不是去找垃圾桶。

如果你在一個整潔高雅的地方,不但不會亂扔垃圾,就連舉止說話,都變得文靜有禮起來。

這是因為環境中的一些蛛絲馬跡,被我們看到後,其實是一種暗示,似乎告訴你“看,這裡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你也可以這樣做”。

這些蛛絲馬跡就是地上的垃圾或者光亮的地板。

人不可能完全獨立於環境,但是,當我們行動的時候,要意識到,這是環境對你的暗示還是你自己決策的結果。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4.當機會成本被說出來的時候,更能說服你

在公號上賣課的宣傳中,很喜歡加類似這樣的一句話:

“199元,一頓飯、一件衣服的錢,換你思維升級,走向財務自由的路”。

在這裡,指出199元如果不買課,就只是可以吃一頓飯、買一件衣服,其實就是說出了不買課程的機會成本。

在這樣的對比下,你就會發現,我少在外面吃頓飯、少買一件衣服,就可以擁有改變自己人生的知識,好划算啊,買!

這樣的宣傳,比“全網最低價199元”要來的更有說服力。

將事情具體化、進行對比,顯得生動鮮活,我們更容易做出判斷。但是要注意,對方是在用什麼方式來描述機會成本,對方試圖讓你將什麼與什麼對比。

在上面的例子中,將“知識”與“一件衣服一頓飯”進行對比,很多人自然會認為知識當然價值高。

但是,199元不買課就只能買衣服只能去吃一頓飯嗎?199元的用法有太多了,或許還有比買一個課程更好的選擇。

所以,不要只陷入對方對機會成本的描述中,要獨立於這些描述,好好考慮你的最優選擇究竟是什麼。

《細節》:你的思維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擺佈的?


參考書籍:

[美]史蒂夫·馬丁 / [美]諾厄·戈爾茨坦 / [美]羅伯特·西奧迪尼 ,《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