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雖沒有問鼎西周之王,但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他雖沒有問鼎西周之王,但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歲月,永無靜止地流淌。

自鴻蒙初闢,數不盡的人便隨著這不息的江河沉沉浮浮,卻也總是難回頭地淹沒到騰躍的浪花裡去了。當江河幾經更遷,河床的泥沙被永恆的陽光曬乾,又教長年的風吹散,露出深淺埋著的零亂書簡。

拾一片起來,只見上面刀刀刻著各樣形狀的字符,凝成青色露滴,如血跡,如汗漬,更如啼痕;湊近耳朵去,能聽到音樂的音響,似嘆聲,似喚聲,更似歌聲。

它們緩慢地集結,化成宏大樂章,以宿命作拂弦之手,神秘而悠遠地奏響,飄渺裊繞,直至……

生生世世……

西周。

穆王十六年,魯公子費弒兄幽公宰而自立為君,是為魏公。

這個事件在朝野上引起了小小的議論。

作為以宗法制為血脈維繫的龐大王朝,西周在它的建立之初,就由天子將廣袤的國土分封給子弟和功臣,冊命“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個封國,他們就像是盤纏糾結的樹根,鞏固著那個已經遠去的朝代的基礎。

因此,尊周公旦為始祖,最顯赫強大的封國之一——魯,出現了公然奪嫡的事件,無異於在這株茂密繁盛的大樹上清脆地折去了一根樹枝。

好在這只是一根樹枝,此時的大宗主穆天子並不把注意力放在上面,他關注的更多的是晉國與西方犬戎的戰爭結果。他愛好田獵和征伐,並且是一種伴隨著無比自豪和堅持的愛好,因為他覺得惟有如此,才顯得出一個最高統治者的權威與業績。

晉國勝利了。聽說那年僅十九的晉國世子還陣斬了以勇猛著稱的戎王。

振奮人心的喜訊!

於是,慘死的前任魯君的冤屈在穆天子快活的大笑聲中漸漸被人們有意無意地遺忘,殺兄的新君得到的僅僅是象徵性的處罰。同時,整個鎬京順從著天子聖明的意願,開始準備盛大的新正祭典,迎接各路諸侯晉謁朝拜,以便慶祝大周的又一次揚威荒服。

在這一刻,即使是那日日觀測天文的馮相氏也看不出,命運的刻線改變了……

在這一刻,即使是夜夜書寫歷史的太史也不能預測,汗青的眼淚為誰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