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黃河景,聽黃河音,悟黃河魂!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禹治水,壺口留,秦晉峽谷的壺口瀑布

到處都有大禹治水傳說的遺蹟

孟門山

在距壺口瀑布下游五公里處

在黃河谷底的河床中

有兩塊梭形的巨石, 巍然屹立在巨流中,

形成兩個河心島

這就是古代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山, 大禹治水時, 把此山一劈為二, 導水暢流。也有傳說古時孟家兄弟被河水沖走, 曾在這裡獲救, 故將此二島稱為孟門山。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人們在大山之上立了一尊大禹神像, 修建了祭壇, 供後人紀念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

龍王辿遺址

龍王辿遺址位於壺口上游1公里處

明代時期,黃河航運的發達

東、西龍王辿就形成了繁華的商業集鎮

歷時400餘年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近年來,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21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出土了2萬多件石製品及動物骨骼,發現了20多處用火遺蹟。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考古的發現充分證明,黃河中游地區新舊石器時代文化的演繹過渡時期的標誌。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旱地行船

船在岸上走,縴夫喊著號子

人的喊聲與水的怒吼交織在一起

想來場面應該是頗為壯觀的

“旱地行船”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明清時期,陸地交通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黃河水運比較昌盛。上游沿河下來的大貨船到了壺口這個地方,由於瀑布所阻,貨船無法航行,必須把船拉上岸,船底下都墊的滾木和圓木,由人力推拉繞過瀑布和龍槽,到下游比較平緩的地方再推進水裡面。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船伕的精神,象徵一個民族劈風斬浪、奔向世界的胸襟和勇氣,也是河船文化精神層面的核心所在。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站在雄偉壯觀的壺口瀑布岸邊

伴隨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

讓我們共同感受黃河的精神、民族的魂魄

來一次精神與靈魂的旅行

赏黄河景,听黄河音,悟黄河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