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明末崇禎年間,建陽書坊刊行了一部《封神演義》,十卷一百回。卷首有長洲周之標序,故被稱為周之標序刊本。此本版心題“全像封神傳”,正文采用的是建陽書坊傳統的上圖下文版式。書藏日本無窮會織田文庫。此本之圖,繪鐫頗精,以陽刻為主,於衣袖、冠飾等處輔以陰刻。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在建陽書坊傳統的上圖下文刊本里,屬質量上乘之作。

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這部明刊本在清代屢被翻刻,現存的有金陵德聚堂本、書業德刊本等。金陵德聚堂本封面題“全像商周傳封神演義”,卷首易為了褚人獲之序。此本雖翻刻於清康熙年或稍後,但仍較好地保留了明代版畫的風格,頗為精美。

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清代被翻刻最多的本子,是前面提到的載陽舒文淵刊本。就這些翻刻本來看,早期的本子,如刻於康熙年間的清籟閣藏板本,及稍後的本衙藏板本等,所刻繡像雖比不上明刊本那般清麗瀟灑,但仍頗有可觀之處。清籟閣藏板本繡像系蘇州刻工馬良御所鐫。

清代翻刻本里的“封神榜”

後出的翻刻本,如大成堂梓行本、三讓堂刊本等,圖版雖仿自明刻,但神韻已失,徒具其形,而無其神。至於刻於道光年間的學海堂梓行本、同治年間的聚文堂刻本等刊本,畫面幾至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令人不忍卒睹,乃是極劣的本子。

除了插圖本、上圖下文本這兩大系統,清代附版畫的《封神演義》刊本,還有另一種人物繡像系統。這一系統刊本大約出現在清嘉道年間之後,各刊本版畫多少不一,多的達三十二幅,少的僅十幅。多采用前圖後贊版式,繪製的均是書中主要人物形象。

就筆者所見刊本而言,人物繡像繪製水平亦參差不齊。如嘉慶乾元堂刻本、崇德書院刊本、善成堂刊本,所繪人物頗有神韻,多有可觀之處,而書業成梓行本、掃葉山房刊本等,繪刻就顯得粗疏許多,人物沒有多少風采可言。

清代還有一部關於《封神演義》的人物圖卷,值得隆重介紹一二。這是一部手繪本,題“封神真形圖”,上下兩卷,共繪圖像五十幅,繪製十分精美。人物造型生動,神采奕奕。如所繪腳踏風水輪的哪吒、騎著黑虎的申公豹等,很是傳神。可惜此圖卷出於何人之手,繪於何年何月,已是湮沒不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