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要進軍芯片製造領域,這是和三星槓上了?

其實郭臺銘要進軍芯片製造領域也沒有那麼意外,2017年,富士康出價270億美元試圖收購東芝的閃存業務,最後東芝以防止核心技術外流為由拒絕了富士康,這一結果讓郭臺銘很惱火。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發佈以來,近兩年富士康一直在佈局從製造業服務轉向為科技業服務,從傳統代工業轉型為中小企業製造商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公司。芯片之於製造業,就好比人類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想必郭臺銘也明白這點。有人開玩笑說:鴻海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你不賣給我,我自己投資。

郭臺銘要進軍芯片製造領域,這是和三星槓上了?

在當今的半導體產業內,三星和微軟是當之無愧的巨頭。瞭解鴻海的人都知道,三星和鴻海的恩怨很深,郭臺銘甚至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他非常討厭三星,並將打敗三星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芯片設計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鴻海要研發芯片製造,勢必將要和三星一較高下。

三星設備解決方案部門主管Kim Ki-nam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對幾乎所有類型的半導體(包括內存芯片)都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壁壘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要高得多。要克服這些困難,需要的不僅僅是大規模的短期投資。三星將竭盡全力在該領域保持領先。”

郭臺銘要進軍芯片製造領域,這是和三星槓上了?

美國限制對中國高科技技術進口的事件,暴露出了中國高科技公司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事實。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中國高科技企業必須依靠創新,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握產業發展主導權,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現狀。近些年來,國家加大在電子半導體行業的投入,鼓勵中國企業創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如果鴻海進軍芯片製造領域的消息屬實,相信這對發展中國芯片產業將是一個好消息。

元器件交易網有更多當下電子、半導體、元器件產業的熱點新聞,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