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美麗的大青島,除了旅遊旺季的海邊沙灘吸引人;那在老城區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屬:早市上了。因為這裡可以買到當天最為新鮮的蔬菜、海鮮食材,而且價格還很實惠。


要說美麗的大青島,除了旅遊旺季的海邊沙灘吸引人;那在老城區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屬:早市上了。因為這裡可以買到當天最為新鮮的蔬菜、海鮮食材,而且價格還很實惠。

在青島小編跟拍了一年多海鮮市場,以前總覺得在集市上做這樣買賣很是賺錢,每天只要在固定時間,進貨好商品,就能賺取豐厚的利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現實與想象還是有很大差別,沒=每一個行業,外人眼中的“輕鬆”,背後卻裹滿了艱辛的付出。

這是在早市上,用相機一秒鐘連拍三張的瞬間圖片,圖片中顧客購買了三條鮁魚,共計132元。在這之前,攤主已經讓步了2元一斤,秤重後,一般人都下意識的去零湊整數,換做我也同樣跟攤主講價的。

但以為攤主大哥很“慷慨”收下這130元錢後,上前便想攀談幾句時,攤主大哥卻連忙擺擺手,說道“寧可這單生意不做 這兩塊錢也不能不要”。直到小夥遞上這兩塊錢後,大哥才尷尬解釋道:這一個早晨“開壺”的買賣,真不賺錢,要是賺錢真不在乎這兩塊錢。

大哥說:現實中,很多人認為販海鮮是個賺“大錢”買賣,其實只有做過這行業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艱辛。冬天凌晨半夜起床,寒風刺骨要堅守,夏天陽光暴曬,一日三餐沒有個正點吃飯時候。一年堅守365天能賺個工廠上班費,就算不錯收入了····

現在是休漁期,市場行情就入了淡季,平常客流量不抵週末雙休日三分之一,很多攤主堅守就為了能使自已的海貨,能循環運作起來,保本能賺個攤位費,最好不過了。圖為:早市上,大哥自備早餐饅頭,填飽肚皮後,從早市奔向附近集市。


圖為:青島本地最大眾海鮮,紅島蛤蜊。它在全世界範圍的灘塗上,蛤蜊並非罕見的貝類海產品,但膠州灣是大自然賜予青島的優良海灣,水質、水流和水量以及海灘所含的有機物質極其適合蛤蜊繁殖生長,可謂得天獨厚。於是,吃蛤蜊、喝啤酒、洗海澡一起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

蛤蜊拌、熗、炒、爆、炸、燒、燴、氽湯、制餡……幾十種吃法,包含著無盡智慧。逢年過節回老家,外來的務工人員,總要或多或少的帶些海鮮回家,所以早市上這樣的泡沫保鮮盒,銷售特別快。

最後,迴歸到正題。賣海鮮這個行業雖然門檻低,但是很辛苦的。你看我每天凌晨三點就要起來批海鮮,尤其到了冬天,挺遭罪的,很多人都吃不了這種苦。三九寒天,雙手也一直是溼漉漉的。冰水加上寒風常常凍得通紅。攤主大哥一句話始終印在腦海裡“販海鮮 賺得就是幾塊辛苦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