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順德人不僅蒸鯿魚,蒸鯪魚蒸鯇魚都愛配上欖豉

2015年2月5日《南方都市報》刊登了大學教師龔慧楓的散文《舌尖上的春天》,文中稱:“從順德人處學來的吃法,鯿魚要用欖角去蒸,不但去腥還能提升魚的鮮味。”其實,順德人不僅蒸鯿魚,蒸鯪魚蒸鯇魚都愛配上欖豉。

其實,順德人不僅蒸鯿魚,蒸鯪魚蒸鯇魚都愛配上欖豉

欖豉呈角形,又稱欖角。欖豉是烏欖果實“中斷為二,去核,貯鹽少許,捏合曝幹”而成,可供膳用,“最解魚毒”(清·潘恕《雙桐圃集》)。由於橄欖先澀後甘,正如逆耳忠言,所以人稱“諫果”。順德人愛用拌上生抽(俗稱“白曲”)曬制而成的白油欖豉與大鯪魚同蒸,欖豉切為幼條,用白糖拌勻,可減弱欖豉的鹹度,帶出鯪魚的鮮味,與欖豉本身的苦澀味相融合,作用於鯪魚,滋味更是特別。

鯪魚忌姜,所以要把陳皮絲均勻地放在鯪魚腹內、魚身底和魚身上,為鯪魚闢腥。鯪魚是順德人最鍾愛的家魚,雖然總脫不了一個“土”字,然而據港澳民俗文化學者蔡珠兒的說法,鯪魚是“粵人偏嗜之物”,它“衍發出特有的俗俚食風”,何況美味清甜,“食味比之鹹水魚石斑之類海鮮,有過之而無不及”(見香港鍾庸《食療藥物》)。

其實,順德人不僅蒸鯿魚,蒸鯪魚蒸鯇魚都愛配上欖豉

據順德食家經驗,用於清蒸的鯪魚,以鮮活大鯪魚為佳,順德人親切地稱它為“大鯪公”。欖豉蒸大鯪公雖是家鄉小菜,但小菜意義不小,蘊含著嶺南深沉的山水味。有詩詠曰:“白油欖豉諫官身,閃亮烏油蘊味深。佐得鯪公登上席,家鄉小菜值千金。”

其實,順德人不僅蒸鯿魚,蒸鯪魚蒸鯇魚都愛配上欖豉

上世紀90年代中葉,一位順德廚師應邀到五星級香港文華假日酒店作名菜示範時,就精心烹製了此菜,贏得了讚譽,奪得了金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