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宋灘村

周至縣尚村鎮有個叫宋灘的村子,別看這個村子有點不起眼,但她還真有點不尋常。

一是她的地理位置不尋常。宋灘村地處戶縣、興平、周至交界,古稱“雞叫聽三縣”,戶縣南北路(興戶公路)穿村而過,南依秦嶺十五公里,北傍渭河大橋一點五公里。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宋灘村南、北分為兩個自然村。現有10個村民小組,478戶,2100人。以穀物和小麥為主,蔬菜,果業發展較快。

1962年前為渭灘鄉,歸興平縣管轄。之後劃為周至縣尚村人民公社張賈管區。村域原是荒草灘,古人傳說 “渭水北移千陽縣,一夜越過五家灘”,這五家灘分別是:宋灘、張灘、賈灘、曹家灘、楊家灘。

宋灘村的古井民國時期就有,至今有百餘年。井深六七米,全是石頭砌成,十里八村都在古井吃水。此井有兩大特點:天下連陰雨時,不用桶鉤,彎腰就能提水;天旱時,古井不但水量充足,唸經叩拜古井祈求得雨,甚為靈驗。古井是宋灘人的生活源泉,是逃荒年間的救命井、血脈井。

宋灘村寶林寺,即馬坊寺,也叫寶峰寺,相傳是唐僧西天取經十里憩息而建。歷經歷史風雨,多次遭到破壞,民國16年 (1927)11月刻碑重建。

宋灘村萬母寺,晚於寶林寺。傳言萬母修行成功後下山救眾生,途經寶雞和觀音老母、黃山老母相遇,三人救生後結為乾姊妹,隨後於宋灘上空,坐落於寶林寺西邊空地上。晚上 有人見三條大蛇相盤,老人們用紅布蓋上,第二天各家各戶籌錢就地蓋房塑像,修建高塔十三層。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如今的宋灘村,嫣然是一片森林中的花園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二是說她不尋常,是指村中有一座“江河源奇石館”,正是有了這座奇石館,名不經傳的小小宋灘村才聞名遐邇。

江河源奇石館主人是一名軍轉幹部,他對奇石情有獨鍾,二十多年來收藏黃河源奇石二千餘塊,一百多噸。二零一五年八月先後從青海將收藏的奇石運回家鄉宋灘村,建了江河源奇石館,向社會公眾開放展示。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兩千多塊奇石,拍不過來,只能給大家展示部分石頭了。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周至有個“雞叫聽三縣”的村子,以前屬於咱興平

“江河源奇石館”,以原有農家小院和住房為基礎,後續擴建而成,面積約四百平方米。庭院內奇石與花木翠竹相映,清靜優雅;館內形狀石和圖案石千姿百態,令人心曠神怡。奇石是大自然的傑作,無聲的詩,不朽的畫,讀不完的書。

日前,我和幾個朋友再次造訪了宋灘村“江河源奇石館”,幾塊新添的奇石又讓我開了眼界,收穫了一份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