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這位大學生剛做了一件事,暖了一座城

东莞这位大学生刚做了一件事,暖了一座城

成為東莞高校在校生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

24日下午,在張超同學順利返校後,城市學院為他舉辦了一場表彰會。會上,該院黨委副書記章德勝對張超同學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和勇氣給予了高度的讚揚,表示這不僅是張超同學個人的光榮,也為學院贏得了榮譽。

據城市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經與東莞紅十字會確認,在我國造血幹細胞捐贈記錄上,張超同學為東莞高校第一人,東莞市第40例,廣東省第605例,全國第7331例。

“感謝學院、家人,以及東莞紅十字會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做了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表彰會上,張超質樸的語言感染了在場的人,第一第二都沒關係,救人沒有先後。

張超還表示,捐獻過程非常順利,並未出現什麼不適。對自己的捐獻行為,他認為像平常獻血一樣,並沒有特別之處,今後還將繼續為社會獻愛心。

东莞这位大学生刚做了一件事,暖了一座城

第一次獻血就申請造血幹細胞入庫

說起自己的獻血史,張超覺得很平常。那是2014年10月的一天,正是他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

那一天,他在校園裡遇到了無償獻血活動,“能幫助別人,心裡真的很高興”。正是抱著這樣的念頭,張超沒有絲毫猶豫,毅然加入了獻血的隊伍。除了獻血之外,工作人員還向他介紹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

“我當時也沒有絲毫猶豫。”充分了解了相關情況後,張超立刻填寫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入庫申請資料。此後,張超依然每天上課、練跆拳道等,捐獻一事雖然沒有忘記,但一直沒有消息。

今年1月,東莞紅十字會有關人員打來電話,電話那頭頗為興奮,說有一個患者配型合適,看是否可以考慮捐獻。

21日上午9點,捐獻正式開始。經過長達6小時的採集,共捐285毫升造血幹細胞的懸浮液。張超說,這6個小時一直躺在床上,雖然頗有點無聊,但還是覺得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這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事,即使有再多的困難都要堅持下來”。

东莞这位大学生刚做了一件事,暖了一座城

從小就有一種心態叫“善良“

“遠方的小弟弟,你的恩情我銘記在心,救命之恩希望有機會報答…”在當天表彰會上,紅字會有關負責人宣讀了患者的《致謝信》,信中對張超這個“不知名字、相貌的恩人”,表達了濃濃的謝意。

對此,張超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事。張超說,“我來自一個善良的家庭,從小父母叫教育我要善良待人待事”,正因如此,張超一直都覺得“能幫助別人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

今年是張超的畢業季,由於家人都在東莞,所以他決定留在東莞工作。張超說,接下來還會繼續為社會獻愛心,並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然更多的人能瞭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