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結字的祕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釋智果

會稽人,出家為僧,居永興寺,師從智永。擅書,得王羲之法,隋煬帝曾說:“智永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此文後經清人姚配中(1792-1844年,字仲虞,安徽旌德人)作注,遂大行於世,成為一篇重要的書法論文。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導讀

1、本篇之前雖然也有論及結字的,但只稍稍涉及,本篇可以說是第一篇詳細講述結字方法原則的文章,後來的歐陽詢《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均受此影響,由此,而開啟了一個書法“尚法”的時代;

2、漢代崔瑗《草書勢》有“抑左揚右,望之若欹”之語,《心成頌》將這種欹側的結體方法予以具體化規律化了,而這種理論性的總結,一方面是研讀王羲之書法體悟出來,一方面是自己書寫實踐的經驗總結;

3、本文論述從一字到一行到一篇,從一字來說,指出只要“覃精一字”,就能“自得盈虛”,體現了結字本身有其規律性,在實踐的基礎上,掌握好一個字,就可以掌握大部分字的結體要領。與之相應的,就是“永”字八法;

4、又談到了整體的“行氣”,即“相承起復”,一是連續性,一筆一筆相生髮,一是相關性,一行一行迴環照應。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說:“以上管下之為管,以前領後之為領,蓋由一筆而至全字,由一字以至通篇也。故曰: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顧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之意。”,可謂至解;

7、葉鵬飛《論智永書法的意義》一文中提到:南宋以來,一直認為是智果所作,但是在《宣和書譜》中卻有這樣的記載,說智永“嘗作《心成頌》以示字法,又作真草《千字文》傳於世,學者率模仿焉”,但並未錄《心成頌》全文,而在《書苑菁華》中的《心成頌》全文卻已在智果名下,而《書苑菁華》是南宋時陳思所作,比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御府所藏墨跡的《宣和書譜》晚了一百年。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王羲之結字的秘密,都在這裡啦!

《心成頌》

回展右肩:頭項長者向右展,“寧”、“宣”、“臺”、“尚”字是。(非為頭項長。)

長舒左足:有腳者向左舒,“寳”、“典”、“其”、“類”字是。(謂“亻”、“彳”、“木”、“扌”之類,非“其”、“典”之類。)

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國”、“用”、“周”字是。

潛虛半腹:畫稍粗於左,右亦須著,遠近均勻,遞相覆蓋,放令右虛。“用”、“見”、“岡”、“月”字是。

間合間開:“無”字等四點四畫為縱,上心開則下合也。

隔仰隔覆:“並”字隔“二”、“畺”字隔“三”,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

回互留放:謂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是也,不可並放。

變換垂縮:謂兩豎畫一垂一縮,“並”字右縮左垂,“斤”字右垂左縮。土下亦然。

繁則減除:王書“懸”字、虞書“毚”字,皆去下一點;張書“盛”字,改“血”從“皿”也。(“盛”本從“皿”。)

疏當補續:王書“神”字、“處”字皆加一點,“卻”字“卩”從“阝”是也。

分若抵背:謂縱也,“卅”、“冊”之類,皆須自立其抵背,鍾、王、歐、虞皆守之。

合如對目:謂逢也,“八”字、“州”字,皆須潛相矚視。

孤單必大:一點一畫成其獨立者是也。

重並仍促:謂“昌”、“呂”、“爻”、“棗”等字上小,“林”、“棘”、“絲”、“羽”等字左促,“森”、“淼”字兼用之。

以側映斜:“丿”為斜,“ㄟ”為側,“交”、“欠”、“以”、“入”之類是也。

以斜附曲:謂“L”[彎折] 為曲,“女”、“安”、“必”、“互”之類是也。

覃精一字,功歸自得盈虛:向背、仰覆、垂縮、回互不失也。

統視連行,妙在相承起復:行行皆相映帶,聯續而不背違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