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喜歡壺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東坡提樑壺,這是紫砂中一個很經典的款式,據說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據史料記載,蘇東坡一生數次宦海沉浮,曾四次到過宜興。他甚至還在宜興買田置宅,準備長期定居。因此,在宜興流傳了很多蘇東坡的故事,東坡提樑便是最有名的一個!

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據說,蘇東坡閒居宜興時,常喝茶“牛飲”,奈何當時的紫砂壺都太小,來回煮茶十分不方便。“大才子”蘇東坡就想,自己做茶壺自己用,但是畢竟半路出家,做了幾個月都沒做成。

一天夜裡,小書童提著燈籠送來點心。蘇東坡眼睛朝燈籠直轉,突發奇想,我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一把茶壺。他又從屋樑中獲得靈感,給壺“上樑”,最終組合設計出“提樑壺”,於是後人就稱這種式樣的茶壺為“東坡提樑壺”或“提蘇”!

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了學術界的質疑,因為紫砂壺直到明代才出現的,蘇東坡是北宋人,前後足足差了好幾百年。

很顯然,蘇東坡當時使用的肯定不是紫砂壺,他也不可能發明“提樑壺”。

實際上,蘇東坡當時使用的很有可能是類似提樑的其他煮茶器具,只是他名氣太大,又和宜興有著不解之緣。以訛傳訛,人們也樂意將提樑壺稱之為“東坡提樑”!

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蘇東坡對宜興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據說,宜興“蜀山”原名“獨山”,因蘇東坡在宜興時,觀獨山思念自己家鄉(四川)的蜀山,脫口而出脫口而出:“此山似蜀!”宜興人漸漸把“獨山”名成“蜀山”,一直傳承至今。

以假當真!蘇東坡後幾百年才有紫砂,為何“東坡提樑壺”以他命名

很多時候,我們不必計較傳說的真假!

人們對於文化、對於名人的尊重,才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蘇東坡只是一面鏡子,我們期待更多的名家名作讓中國紫砂更加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