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自進入主流投資者市場以來,加密貨幣的地位得以鞏固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極端的波動性。2017年底,加密貨幣價格呈指數型增長,這正是投資者大量湧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時候。

然而,這種波動性是一把雙刃劍,比特幣市場已經多次表明,當發生暴跌的時候,我們手中的資產隨隨便便就會被腰斬。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由於比特幣價格的下跌和交易量的減少,加密貨幣整體市場受到重創,市場活躍度也隨之下降。這種波動的危險之處在於,它可能導致大量的投資者從中逃離,進而嚴重削弱其它加密貨幣獲得採用的希望。

加密貨幣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要創造這樣的未來,其波動性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然而,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理智,以及對新興的加密貨幣經濟的積極貢獻,我們需要勇氣和策略,才能在低谷重獲新生。

波動性是一把雙刃劍

在幫助加密貨幣進入主流市場時,其波動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早期,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在臭名昭著的絲綢之路網站關閉時,成為黑暗網絡的主流。那時候,對於華爾街來說,它絕對不是可取的投資方式。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思想領袖們曾對比特幣持有一致的看法:認為比特幣是一時流行的狂熱,甚至是老鼠的毒藥,而且波動太大,如同兒戲。但是,現在情況也在悄悄發生變化:投資界關於比特幣的對話開始增多。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分別於2017年12月18日和10日推出比特幣期貨交易。據傳,高盛和巴克萊銀行正在研究加密貨幣交易平臺,而人們無法拒絕這種瘋狂的資產投資,因為其價格在幾周內就會翻倍。

在牛市期間,比特幣億萬富翁的橫空出世、屌絲一夜暴富的勵志故事源源不斷,刺激著個人投資者爭先恐後湧入市場,投身於比特幣狂潮之中。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波動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可以使加密貨幣成為一種作為主流社會貨幣潛在的資產。但是,它同時也可能導致這一目標的失敗。

抵押眾籌平臺Homelend的首席執行官Itai Cohen指出,“從財產和抵押的角度來看,波動性會促使投資者遠離加密貨幣市場,並轉入房地產市場等更穩定的投資。我們的目標是試圖突破謹慎的房地產投資者,迎合接受劇烈波動的、更大膽的投資者的需求。”

加密資產的極端波動性是投資者依賴所謂“採用綜合症”的結果——對資產價值的認知主要基於對社區採用的期望。比起“真實世界”的資產,如黃金、房地產、企業利潤或政府支持的貨幣,加密貨幣波動性更大;而比起加密貨幣,人們對加密貨幣看法的波動性則更大。換句話說,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

抵押貸款行業是一個行業的典範,它似乎有助於縮小差距,就像房地產行業或任何在“真實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行業一樣。

問題是,如果人們在市場處於最看漲的時候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並利用其上漲的波動來獲益,那麼他們也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心態,準備好承受最低點的波動和財富的瞬間蒸發。

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對於體制化投資者來說,應對波動性本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資產、股票、債券,甚至外匯交易都容易出現波動,但問題在於,加密貨幣的波動已經突破圖表之外。

此外,加密貨幣的投資者往往是新手,之前並未經歷過這種波動範圍——僅需1小時,手裡的資產可能大幅上漲,也可能嚴重縮水。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由於股票市場的歷史遠遠長於加密貨幣市場,因此這是新手開始的好地方。不管是股市還是加密貨幣市場,處理這些令人頭疼的低點和高點的技巧是相通的。

就像在加密貨幣領域一樣,在股票市場上有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紐約州認證的理財規劃公司Lifelaidout的創始人Roger Ma解釋說,“在股市中,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你的時間跨度。長期投資股票會給你帶來回報,日常的市場變化並不會影響到你的投資。”

這與加密貨幣所謂的HODL戰略非常相似。從本質上講,堅持長期持有加密貨幣——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波動性的影響。

Roger還提到另一種與加密貨幣投資相似的策略:平均成本法。在此策略下,我們可以按照固定的時間進行定投。這種投資策略從根本上防止頻繁進出市場造成的損失。Roger指出,“只要你制定好計劃,並考慮到你需要用錢的時間範圍,那麼市場上的波動對你來說應該不會產生太大問題。”

道瓊斯以其一天之內的大幅下跌而聞名。Hanson McClain Advisors的創始人兼高級合夥人ScottHanson對解釋了這種下跌,“道瓊斯指數今天下跌250點,僅下跌1%。但當道瓊斯指數在10000時,其下跌幅度將會是2.5%。”

這基本上道出了整體和長遠佈局的重要性。2017年10月,比特幣突破6000美元大關,人們奔走相告、瘋狂慶祝。然而,今年比特幣有幾次逼近6000美元附近時,人們卻談虎色變、驚慌失措。

安全的避風港

然而,有時候,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加密貨幣投資者也會感到手頭拮据,想要止盈離場。但是,如果之前的手頭資金已經全置換成數字資產,逃離市場是困難的。

在傳統的股票證券市場,15-20支股票被認為是多樣化的投資組合。而在加密貨幣市場,要做到多樣化投資組合,至少要配置50-70種不同的加密貨幣,因為這是個新生行業,大多數代幣將會消亡,而少數代幣的價值將會翻1千倍甚至1萬倍以上。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因此,許多人已經看到了投資組合多樣化的價值,不僅僅在加密貨幣上增加投資組合,而且還用一些更穩定的資產(主要是黃金)來對沖他們的投注。

1.黃金

黃金是一種幾乎與“穩定”同義的資產,作為加密貨幣的對立面,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有些時候,特別是加密貨幣熊市的時候,黃金等貴金屬和加密貨幣明顯存在反相關的關係。

歐洲在線黃金交易商Coin Invest的董事Daniel Marburger表示,1月16日,黃金的銷售額增長了5倍,而同時期的加密貨幣正處於崩潰狀態。Marburger說,“那是瘋狂的一天,電子郵件和手機的提示音幾乎就沒停過,客戶都在諮詢如何將他們的加密貨幣置換成黃金。”

即使在加密貨幣出現之前,黃金在股票市場波動時期也會出現上漲,因為其價值趨勢往往與股票或房地產等資產相反。

2.現金

加密貨幣市場暴跌時,現金是投資者容易湧入的另一個避風港,因為它像出售數字貨幣那樣簡單,而且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是可用的。

將數字貨幣轉換為現金的問題在於,現金價值在不斷變化——緩慢地貶值,並且作為可投資的資產,它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收益太低)。

同樣的,作為加密貨幣的避風港,現金的另外一個問題在於,隨著投資者在加密貨幣價格低點時拋售數字資產,當市場再度興起,又忍不住以高估的價格大量買入——陷入殺跌追漲、低拋高吸的惡性循環之中。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圖)美元價值:過去100年間,美元貶值高達98%。

3.債券

由政府發行的債券通常被視為避險投資,因為普遍的觀點是:國家的財務安全性往往比公司更高,而且比加密貨幣穩定得多。但是,如果債券發行人在到期時不能償還利息或本金,那麼你可能會失去所有的資金。這種情況甚至在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都發生過。

所有這些避險方法都可以避開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並使資產保值。然而,最重要的問題是,投資者往往將數字資產全部撤出。由於加密貨幣的波動性特點,當牛市快速啟動的時候,往往很難重新上車,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收穫利潤。

儘管比特幣和以太坊等頂級加密貨幣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市場最近的下跌讓很多投資者尋找安全避險,轉向傳統的安全避風港,如黃金、穩定幣和交易所交易基金。但是當絕大部分投資者朝同一個轉變時,很難低價買入這些資產。

暴風雨的錘鍊

有證據表明,比特幣的波動性正在減弱,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得更易於管理。這與比特幣在廣泛和多樣化的市場上被進行分配和採用有很大關係。

另一方面,波動性也受到某種程度的珍視。比特幣商業交易所BitMEX首席執行官ArthurHayes說,“我們認為波動性非常重要。價格波動大,我們就能賺錢。價格的升高或下降,特別是當比爾蓋茨稱之為欺詐,或者要說要做空比特幣的時候。或者,如果你認為它在幾個月內將達到100萬美元,準備大量購買比特幣。那麼太棒了!我們不在乎這些,因為我們只是幫助匹配交易。”

但是,根據PHI Token的創始人及加密貨幣研究員Daniele Bernardi的說法,“波動性正在減弱,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在追求3位數的收益回報。加密貨幣世界的極端波動性顯然與近年來產生的高收益有關。如果我們希望加密貨幣繼續作為能夠提供3位數回報的資產類別,那麼必須保持高波動性,這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和流動性有關,隨著加密貨幣社區不可避免的擴張,波動性的回報將逐漸減少。”

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因為比特幣在頭幾年的波動率每年超過300%,而現在每年在50%到100%之間變化。除了VIX指數這一波動性指標,目前並無類似的資產類別具有相似的波動性。

注:VIX指數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市場波動率指數的交易代碼,常見於衡量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性。通常被稱為“恐慌指數”或“恐慌指標”,它是瞭解市場對未來30天市場波動性預期的一種衡量方法。

加密貨幣的“必要之惡”:如何應對極端波動性?

(圖)100年內美元價值和10年內比特幣價值的對比

要使數字貨幣生存下來並茁壯成長,比特幣和其它加密貨幣的投資者必須堅持使用它們,並且承受住這種波動性的考驗。加密貨幣的主流採用已經開始正式啟動,但它需要目前市場的參與者付出很多努力,一起經歷這場風暴。

欲享受波動之幸福,必先經歷波動之痛苦。一旦這種極端的波動性得到控制,加密貨幣勢必會掀起新的採用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