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脾胃論》看“陰火”與“風藥”

從《脾胃論》看“陰火”與“風藥”

  何為“陰火”

 何為風藥

李東垣對風藥的應用具有極大的臨床價值,但卻遠沒有“甘溫除熱法”被大家所熟知。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多處提及風藥,如“諸風藥皆是風能勝溼也。”“風者,春也,木也,升發之氣。”“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溼也。”等。東垣用藥“皆以氣味為主”,風藥多指氣味輕薄的一類藥物。現代中藥學中,中藥多以功效定義分類,大抵所載解表藥謂之風藥,而實際上東垣所謂風藥並不單單有解表功效,現代風藥的涵義已與東垣初衷有別,這種以藥物功效定義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風藥的應用範圍。

李東垣“師古不泥古”,大膽創新,積極探索,論治脾胃內傷,創內傷熱病的學術思想,提出“甘溫除熱法”,並創代表方補中益氣湯。提出脾胃虛弱為內傷熱病的病理因素,陰火為內傷熱病的病機關鍵,注重升發氣機,重視風藥的使用,大大拓展了風藥的應用範圍。(張洋 湖北中醫藥大學)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