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鯊和紅魔搞遊戲手機很難成功,是手機廠商的自娛自樂

最近,手機市場上十分熱鬧。各品牌除了紛紛發佈帶有劉海屏的人工智能全面屏手機外,有兩個廠商獨闢蹊徑發佈了遊戲手機,他們是黑鯊和努比亞紅魔手機。

黑鯊、紅魔,這名字聽起來就非常“遊戲”。那麼,遊戲手機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創新匱乏的產物

據工信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18.5萬部,同比下降27.9%。而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總量則為8137萬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7586.4萬部,同比下降了27.9%。

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已成不爭事實。而廣大手機用戶對目前熱門的“劉海屏”“人工智能”概念,似乎也並不買賬。2017年那一波“全面屏”手機已經將屏佔比提高到85%以上,繼續再提高屏佔比,並不能大幅提升體驗。

而人工智能的概念雖然火爆,但是實際用途卻寥寥。目前,所謂的人工智能手機,無非是在拍照上能實現自動識別拍照場景。各手機品牌比拼的焦點是,A能識別12個,B能識別15個,C能識別17個。

黑鯊和紅魔搞遊戲手機很難成功,是手機廠商的自娛自樂

所以現在的手機創新給人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覺。而影響手機體驗的CPU、內存、攝像頭、屏幕以及操作系統,這幾個最主要的軟硬件,都沒有本質升級。通信網絡也是在4G+上停滯不前,這都意味著手機其他層面的創新,都是小打小鬧,帶不來本質的體驗提升。

這就像當年的PC,發展到硬件和軟件瓶頸後,銷量下滑是必然的。後來,一些品牌搞出遊戲PC、二合一筆記本,希望在細分市場上獲得用戶。當時看這些策略都是對的,PC市場也因此被短暫激活。但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小把戲”,很難真正讓PC市場復甦。

遊戲手機,也是在這種市場增長放緩,產品和技術創新匱乏的條件下誕生的。那麼,遊戲手機的前景如何呢?

遊戲手機是不是“偽需求”?

現在玩手機遊戲的人越來越多,是不是意味著遊戲手機就能熱銷呢?這個話題值得我們探討。

首先,手機遊戲對硬件的需求不大。相比PC遊戲,手機遊戲有著更廣泛的玩家。比如,《王者榮耀》曾成了全民遊戲。這就要求手機遊戲儘可能適配各種硬件配置的手機,所以無論是MTK芯片,還是高通,還是麒麟;無論是2G內存、3G內存,還是6G內存,無論是多大手機屏幕,幾乎全都可以玩《王者榮耀》。

手機遊戲對硬件的要求並不像PC遊戲那麼高,這決定了用戶是否要專門購買一款玩遊戲的手機。

其次,手機遊戲利用的是用戶碎片時間。《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都是很簡單的社交遊戲,不是大型的網遊。每一局的時間都不會太長,幾分鐘結束戰鬥。手機遊戲利用的一定是用戶的碎片化時間,這與PC網遊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意味著,打手機遊戲不可能過分上癮,也不可能讓一些人將此作為職業。玩魔獸世界等遊戲,都有專業團隊,組團在全國比賽。而玩手機遊戲,這種職業比賽即使有,也不會像PC遊戲那樣火爆。用戶玩手機遊戲是為了打發無聊時間,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因此在裝備上也不會下血本投入。

再次,遊戲手機犧牲了手機的主流性能。目前發佈的黑鯊遊戲手機、紅魔遊戲手機,都要比普通手機更厚重。屏佔比比普通主流手機更小。從目前專業網站的測試看,這兩款手機的拍照性能都非常一般。

顯然,遊戲手機犧牲了當前手機的主流性能:屏佔比、拍照能力。這些手機都號稱在散熱方面做了特別處理,從媒體測試來看,並沒有體現出與普通高端安卓手機在溫度控制上的優勢。

黑鯊和紅魔搞遊戲手機很難成功,是手機廠商的自娛自樂

比如,媒體用黑鯊遊戲手機測試了《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全軍出擊》,滿畫質的情況下游戲基本上能保持高幀率,其中《王者榮耀》基本上穩定在59、60幀,偶爾會出現跳幀的情況。長時間用黑鯊遊戲手機打遊戲能明顯感覺手機中上部的溫度挺高,即使有“液冷”功能仍然無法阻止溫度上升。

在價格方面,黑鯊遊戲手機8G+128G售價3499元,紅魔遊戲手機8G+128G版售價2999元。3000左右價位,面臨華為P20、小米MIX2s等主流高端手機的競爭。

黑鯊和紅魔搞遊戲手機很難成功,是手機廠商的自娛自樂

用這些主流高端手機,完全可以實現遊戲手機的玩遊戲體驗,又能享受到遊戲手機無法達到的拍照效果、更漂亮的外觀,請問各位讀者,你如何選呢?

綜上所述,遊戲手機只是當前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創新匱乏局面下手機廠商的無奈之舉。由於手機遊戲對硬件需求不大,又是一種碎片化娛樂,普通的高端手機完全能輕鬆實現,所以遊戲手機並不會有強烈用戶需求。

如此小眾的產品,做不出用戶規模,如果無法保證高昂的售價,就沒有利潤可言。因此,遊戲手機很可能只是手機廠商的自娛自樂,當虧損加劇,自然會退出市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