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今年以來,咖啡行業火爆之勢已經使得沒有人不知道連咖啡,相比於最近才冒頭的咖啡品牌,連咖啡2014年就已洞悉外送咖啡的市場需求,並在第二年推出了咖啡品牌Coffee box,搶先搭上了新零售的列車,連咖啡在今年的表現更是驚喜連連。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定位”之後,重新定義“裂變”

《定位》理論,講的是在商品同質化的時代,企業應該通過差異化獨創一個品類,迅速成為該品類的第一名。比如,沃爾沃用“安全”說服一群擔心車禍的用戶,寶馬用“駕馭”吸引一群喜歡飆車的用戶,奔馳用“舒適”取悅一群喜歡平穩的貴族。

從定位的邏輯來看, “連咖啡”的誕生本身就已經是對自己的獨創的“定位”,它獨創了一個外送咖啡的品類。在2014年,O2O甚至還不沒有被吹到最高點的時刻,連咖啡的創始團隊已經從生活中的細節發現了咖啡外送的需求。沒有華麗的線下門店,線上線下完全輕模式運作。

按照《定位》的套路,連咖啡開創了最具有差異化的品類,在這之後,它一直在堅持做的,是社交裂變式拉新、營銷。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而就在最近一個月內,連咖啡還實現了多個奇蹟,一個咖啡品牌,首次上架了兩款雞尾酒產品,第一天就賣出了1萬多杯;上週,藉助另一款新品“生氣的粉椰”,在拼團、福袋等裂變式玩法的加持下,實現了單日“店均千杯”配送量。

顯然 ,連咖啡利用網絡社群這一工具,迅速將一群人連接在一起,直接而高效的完成了海量交易,並搶佔了外送咖啡這個新品類的第一名。

在飛機沒誕生的時代,沒有人想過8個小時就能從中國飛到地球另一面的美國。《定位》理論的發明者,也沒想過在社群的時代,不需要坐等很長時間、耗費巨大資金就能單日“店均千杯”的奇蹟,並輕鬆在一個品類中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這都是因為技術的進步,帶來生產力的提升。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其次,利用社交裂變大幅降低獲客成本。 連咖啡的小程序、服務號,設計了多種刺激分享和導流的激勵機制。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3小時10萬人拼團喝咖啡

據連咖啡相關人士在採訪中透露,連咖啡的用戶80%有分享“福袋”的習慣,每個“福袋”平均有15個以上的用戶領取。讓分享者與被分享者都獲益,從而刺激了更多人參與分享,這實現了社群的快速裂變,大大降低了連咖啡的獲客成本。

再次,滿足年輕人娛樂至上、好貨不貴的需求。參加搶福袋、拼團、心願咖啡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娛樂,在娛樂中喝咖啡。而且由於“連咖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線下門店(取而代之的是咖啡站點),“輕模式”也讓咖啡的成本更低,再利用拼團打折、福袋優惠等活動,真正實現了“好貨不貴”。

結論:社交裂變加持的定位大師

顯然,有了網絡社群,把傳統的“定位”套路發揮出了更大的能量。

在明確定位的前提下,企業利用社交裂變營銷,直接通過網絡社群的技術力量,配合巧妙的激勵機制,讓社群實現裂變,從而快速、高效、低成本的連接一群需求相同的人。

他們的共同參與活動、共同購買一個品牌的商品,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企業的“定位”,讓企業在某一品類中建立極高的競爭壁壘。

各位北上廣深的讀者,你們喝過“連咖啡”麼?(完)

磐石之心,互聯網魯迅,獨立評論人,網易號年度有態度作者、2017年十大自媒體、藍鯨TMT年度優秀作者、專欄作家,著作有《解密小米》《互聯網黑洞》等。專注於解讀互聯網的未來,10年撰寫1000萬字深度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