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移蟲為什麼要三日內的幼蟲,怎麼樣知道是三日內的幼蟲?

移蟲育王是無數育王專家和養蜂人總結的經驗,目前有許多種育王方法,但基本原則就是要保證一定是三日內的幼蟲,沒有任何通融餘地,你可以移更小的蟲,但不要移超過三日齡的蟲。

育王移蟲為什麼要三日內的幼蟲,怎麼樣知道是三日內的幼蟲?

為什麼呢?因為蜂王和工蜂都是一樣的的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區別就是蜂王從卵孵化成幼蟲一直是隻吃蜂王漿,而工蜂幼蟲只有初期吃了三天蜂王漿,以後只能吃蜂蜜和花粉。所以三天以內的幼蟲(不包括未受精的雄蜂幼蟲)都有可能成為蜂王的,我們只要保證幼蟲能接著吃蜂王漿就可以育出蜂王了。

蜂王是根據蜂巢大小產卵,工蜂也是根據蜂巢大小來哺育的。蜂王臺就是超大號的蜂巢,是專門撫育蜂王的,只要是產在這超大號的蜂王臺裡,工蜂就會把幼蟲當作蜂王撫育,一直喂王漿長成蜂王。所以人們根據這一特性,用蠟或者塑料製造成王臺的樣子,把幼蟲移入這王臺裡,工蜂就會哺育王漿。這樣就可以人工培育蜂王或者生產蜂王漿。

育王移蟲為什麼要三日內的幼蟲,怎麼樣知道是三日內的幼蟲?

如果是生產蜂王漿只要是三日左右的幼蟲就可以了,如果是育王就必須是三日內的幼蟲。因為只有發育優良的蜂王才有可能成為優秀蜂王,如果超過三日齡幼蟲斷了王漿補喂,肯定是影響發育的,為了育出的蜂王更優秀,就得移更小的幼蟲,保證蜂王是吃充足的蜂王漿長成。最好是移二日齡的幼蟲才是最好的,此時的幼蟲釋放的生長激素更能吸工蜂,會精心撫育。

那麼怎麼辨別三日內的幼蟲呢?幼蟲剛孵化是直的細的,越長大越彎曲也變粗。三日齡的幼蟲如新月般彎曲,還是細長的。所以越彎的日齡越大,越粗的日齡越大。我們儘量選擇彎曲小更細的蟲就可以了。

眼睛視力不好是難以認出幼蟲形狀的,我們還可以通過王漿的稀薄度來辨別。每個日齡的幼蟲吃的王漿是不一樣的,剛孵化幾天的幼蟲王漿是稀薄如水的,越長大越粘稠成乳液狀。所以看到蜂巢底部是點點的水液狀,那幼蟲就是很小了。我們移蟲把水狀的王漿帶出來,蟲就出來了。我父親近七十歲了,就是靠認王漿的狀態移蟲,根本就不看蟲是怎樣(因為視力下降看不到),也能育出很好的蜂王的。

所以育王移蟲,一定要選擇三日內的幼蟲,如新月狀的幼蟲。蟲彎曲度小,細一點的才好。可以看王漿選蟲,王漿稀薄如水的就是小幼蟲。

育王移蟲為什麼要三日內的幼蟲,怎麼樣知道是三日內的幼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