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上行價差縮窄!後期能否持續給力?

近期,豬價的持續性上漲可謂是給已經持續虧損一段時間的豬友帶來了希望。自5月14日全國外三元均價開始上漲以來,截至今日已經上漲0.88元/公斤,特別是近兩日漲幅比較大,單日漲幅在0.2元/公斤以上,具體如下圖所示。

豬價上行價差縮窄!後期能否持續給力?

對於地區豬價走勢來說,除了西北地區受當地消費群體習慣影響之外價格上行未跟上其他地區的腳步,存在一定的價差,而其他地區豬價已經集中在10.7-11.1元/公斤,也就是相鄰區域內生豬調運優勢較小。目前是華北地區價格最高,超越以往高價區的華東,率先突破11元/公斤;而最低的是西北地區,今天最新報價為10.23元/公斤,但是近日漲幅也不錯,後期與高價區的價差有望縮小。

豬價上行價差縮窄!後期能否持續給力?

從本波豬價上漲各地區統計的豬價上漲幅度來看,上漲幅度最大的是以往低價區的東北,其次是華北,而最小的是西南地區,其次是西北,那為何是以往低價區的東北漲幅最大,而高價區的西南卻漲幅不如其他地區?

豬價上行價差縮窄!後期能否持續給力?

本次豬價很大程度上是大豬場以及屠宰企業聯合抬升價格。大豬場聯合扛價除了減少虧損外,還有一方面是部分上市企業提高豬價穩定金融市場;加上屠宰企業也有提高收豬價格拉昇白條批發價格,這樣能夠賺取更高的利潤。並且這些大企業養豬除了在東北以及華北外,西南的雲南及貴州地區也有不少的企業投資養殖,所以帶動了本輪豬價的上漲。

國內部分地區的玉米、大豆及水稻等的種植正當時,這些農事活動有利於豬肉的消費,帶動了豬肉銷量增加以及價格的上漲,而東北華北地區除了是大型養殖集團投資外,當下農事活動即將開展,這些重體力的勞動者將消費一定數量的豬肉,養殖場以及屠宰企業將借這一波豬價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經營盈利。

對於西南為代表的南方地區來說,之前當地的生豬供應於需求未出現明顯的差距,並且當地運輸條件較華北等東部地區不便,並且當地飼料等成本較高,很少有外調的情況,但是近年一些大集團的生豬養殖項目增加了市場的生豬供應數量,加之當地有不少居民都還在一定程度上消費之前製作的臘肉,生豬價格上漲受下游方面的影響比較小,這也是為何西南等地豬價漲幅較小的原因。

豬價上行價差縮窄!後期能否持續給力?

目前豬價漲勢正酣,但也有不少養殖朋友說當地的豬價並未出現上漲,只是聽到別人說價格上漲了的情況,並且還說的人不少,所以本輪豬價上漲並不是實質性的上漲,因為生豬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短期內很難改變,而現在的屠宰企業提高豬價少量收豬抬高肉價,有利於銷售前期備下的冷凍豬肉,可以增加收入提高利潤;並且現在的部分地區的農忙正在上演,華北等地的收麥以及玉米播種也將開展,這樣對豬肉確實會有需求增加,但後期氣溫升高,下游消費繼續轉淡,不利於豬肉的走貨。

養殖戶也要抓住豬價上漲的機會及時賣豬,雖說很多都處於虧損狀況,但是少虧一點十一點,並且後期市場對大豬將更加挑剔,自己投入成本增加不說,還存在極大的風險。此外,天氣預報顯示,安徽、江蘇及重慶的部分地區今日將迎來大雨,所以雨季將來,養豬朋友除了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溫外,也要注意相關的防風雨的措施,儘量避免遭遇近兩年來同期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