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悠遠流長。

讀古文古詩,言有盡,而意無窮,使用典故,是最常用的手法。以下60個古典文學典故,圖文並茂,分享給大家欣賞。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1

斑竹:湘妃竹。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

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2

比翼鳥:傳說中鶼鶼只有一隻眼、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隻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烏,在地願為連理枝。”

03

連理枝:連生在一起的兩個樹枝,比如恩愛夫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烏,在地願為連理枝。”

04

碧血:常與“丹心”連用,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

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5

長城:南宋將領檀道濟自稱為“萬里長城”。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6

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唐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7

長亭: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8

尺素: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

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09

登高:重陽有登高習俗。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0

東山高臥: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

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1

杜康:傳說杜康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為酒的代稱。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2

東籬: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閒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3

寒食: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

唐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4

汗青: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

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5

紅豆: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唐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6

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

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7

金烏:傳說太陽裡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8

勞歌: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

唐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19

樓蘭: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

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0

夢蝶: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唐李商隱《無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宋陸游《閒遊》之三:“困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1

青鳥: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

隋薛道衡《豫章行》:“願作王母三青鳥,飛來飛去傳消息。”

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2

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裡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後以此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3

桑榆:傳說太陽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樹上。以此比日暮,後比喻人的晚年。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王勃《滕王閣序》:“東榆已失,桑榆非晚。”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4

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為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5

雙鯉:古人寄信,將信結成雙鯉形狀。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後因此將其比作書信。

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雙魚”同義。

唐李白《贈漢陽輔錄事》:“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26

黍離:語出《詩經·黍離》,東周大夫路經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後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唐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7

商女:語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為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8

投筆: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

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29

陽關:陽關,古關名,今甘肅敦煌西南。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譜成送別之曲,名《陽關曲》。

唐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0

折柳: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1

折腰:陶淵明因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遂辭官歸隱,後喻指屈身事人。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顏?”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2

哀鴻:比喻悲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3

巴歌: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辭。

唐李群玉《自泮浦東遊江表途出巴秋投員外從公虞》:“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元謝應芳《水調歌頭·再和寄酬袁子英蕭寺》:“多謝寄來雙鯉,白雪陽春數曲,為我和巴謳。”多和“陽春白雪”比照著來寫,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4

白衣蒼狗: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蒼狗。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5

獻芹:也說“芹獻”。《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

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6

抱柱: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比喻堅守信約。

唐李白《長幹行》:“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7

執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口牲血,立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左傳》記載:“諸侯盟,誰執牛耳?”後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8

嬋娟:原指姿態美好,多用來形容女子。因人們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稱月亮為嬋娟。

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中就有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39

雕蟲:語出漢代揚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後來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術,多指文學技巧。

唐李賀的《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0

豆蔻: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唐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1

風騷:原指《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後泛指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指文采。

毛澤東《沁園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2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雲信斷惟勞夢,紅葉成詩想到秋。”據說唐人盧渥從宮牆外水溝中拾到一片寫有怨詩的紅葉,後珍藏起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選巾的宮女,正巧就是在紅葉上題詩的人。後借指以詩傳情。

元高明《二郎神·秋懷》:“無情紅葉偏向御溝流,詩句上分明永配偶,對景觸目恨悠悠。”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3

鴻鵠:《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少有鴻鵠之志,後揭竿起義大澤鄉。後來就以“鴻鵠”比喻遠大志向。

宋吳潛《八聲甘州》:“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4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眼。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5

懷桔: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唐張祜《送魏尚書赴鎮州行營》詩云:“伍員忠是節,陸績孝為心。”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養親》:“下馬入門懷桔拜,身今卻在白雲邊。”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6

還珠:古時合浦地盤產珍珠,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東漢的孟嚐到這裡來當太守,革除貪汙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今日還珠守,何年執戟郎?”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7

雞黍:《論語》記載,子路隨孔子出遊時落了後,遇見了一位正在勞動的老人,就向他打聽,由於子路的態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飯厚待他。後來就用“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48

崑山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唐劉禹錫《送李中赴楚州》:“憶君初得崑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49

梨園: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裡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0

柳岸:古人送別有折柳的習慣,後來就用“柳岸”指送別的地方。

宋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1

柳營:指軍營,《史記》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方可入營。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唐鮑溶《贈李黯將軍》:“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2

南浦:指在水邊送別。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濱,古人常在南浦送別親友,後來常用來代指送別地。

宋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3

南冠:指囚犯。如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響,南冠客思深。”

唐李白《留夜郎聞不預》:“北闕聖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竄遐荒。”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4

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形容男女小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5

青眼:相傳三國魏的名仕阮籍,能為青白眼, 對所憎惡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唐杜甫《短歌行》“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6

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比喻殺敵報國。

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7

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諧,《詩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8

問鼎: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後遂意“問鼎”比喻篡奪政權,今常比喻謀求奪得。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59

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後來,五柳成了隱者的代稱。

收藏|60個古典文學典故,養眼養心,美不勝收

60

吳鉤:泛指寶刀、利劍。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杆,表達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詩意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