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凡是社會中的精英,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無不是擁有著強大的心理,理性的思考,面對問題都會有一個成熟思維模式。這種模式長期以來指導著實際問題的解決。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讓使它漸趨成熟。


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逆向思維:從事物發展的對立面去研究,或基於既定現實逆向追溯還原事件的過程。“黃金思維圈”就是逆向思維的典型應用,以待解決的問題為導向,分析問題的目的和實質Why(為什麼)→如何達到目標,制定具體的策略和步驟How(怎麼做)→明確細化具體的措施What(做什麼)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今天我們探討的就是第一步:WHY(為什麼​)發現問題和現象的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受表象、無關要素、感性偏見的影響而抓住事物背後的根本性運作規律(前因後果)。大家都說先看現象再找本質,面對大量的現象/信息(有效信息、無效信息),如何抓住本質;同時事物具有多面性,從不同的角度就會找到不同的本質,有些本質恰恰對我們是無用的。對同一社會現象,不同主體所探求的本質和規律也是不一致的:商人關心商業規律,政客關心權利規律,心理學家關心社會心理規律……
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本質方法論——就是不同的人運用他已有知識、經驗、思維邏輯所建立的關於探究事物本質的思維方法;它的建立是一個從學習—實踐—覆盤—優化的循環過程。
這樣就會讓人覺得這種思維方法具有“主觀性、侷限性”,但是不可否認同時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高效性”,所以我們在現實中是先有本質方法論,再其來分析現象,最後找到問題的本質。在使用“本質方法論”時,遵循“定對象定問題、定角度、定信息、定本質”三個步驟。

  • 定對象——確認出現問題的主體(個人,企業,事物,環節……)
  • 定問題——確認表面、實際問題(表面的問題一眼可見)。
  • 定角度——確立與表面、實際問題成因相關的各個角度。
(who/when/where/what/how、戰略/戰術、橫向/縱向、廣度/深度、外部/內部、主要/次要、輕/重 緩/急、正向/逆向……)
  • 定信息——將信息(由繁雜現象得到的)依據不同角度進行歸類,篩選,保留具有有效邏輯關聯信息,刪除那些和主題有著寬泛的、不重要的、帶有個人感性偏見的泛邏輯關聯信息。
  • 定本質——信息經過一層層篩選留下的就是本質,最後用“一句話概括/一副圖說明”。
補充強調:整個過程最大的干擾來自人的非理性因素(信仰、信念、道德、職業、情緒、性格……),世上的一切事都是由人來人完成的,而社會中的人天然會用有色眼鏡看待同一問題,“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一個蘋果也會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解釋:小朋友聯想到好吃,有人會想到手機,牛頓想到萬有引力……人不可能不帶非理性因素去分析問題。如何才能儘可能的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干擾你呢?我給出的方法是:把自己摘出來,將自己放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問題,這樣你就不會將自己的感性因素參雜進去

舉例說明:

中午想約女朋友出去吃飯,見到面,問女友吃啥,興趣缺缺的回答:隨便。你給出建議:吃火鍋,她說:最近上火。你說吃牛排,她說太貴吃不飽。你說吃自助餐,她說胃口小本吃不回來。你說吃KFC,她說昨天才吃過。你說要不我們自己買菜自己做,她說麻煩。結果你問她到底吃什麼?她還是那一句,隨便。把人整瘋了。

首先我們要排除非理性因素,心情要平靜,不要認為女朋友是在找茬。如果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那麼問題根本沒法解決,結果一定是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1. 定對象:女朋友
  2. 定問題:不知道吃什麼
  3. 定角度:
  • 人:身理(健康、食慾),心理(心情、心事)
  • 內容:中餐/西餐
  • 形式:自助/點餐/野炊/動手做
  • 花費:貴/便宜
  • ……
4.選信息:女朋友不要西餐,不要貴的,不要自己動手,不吃重複的;通過觀察身體無恙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我們可以通過詢問是不是有什麼心事,還是自己哪裡做得令對方不滿意心情不好)。
5.定本質:如果上面的信息經過所有的排除,我們可以發現,那就是“沒食慾”。問題就轉換為——如何激發女友的食慾。這個問題解決最簡單,通過視覺的衝擊就可以達到。人會條件反射的看見美食流口水。那麼我們打開大眾點評就可以了。那一幅幅美圖,你能保證女朋友不流口水?當然男人們因為先前把女人得罪,弄得不高興了,那根本不是吃飯問題了,表面是吃飯問題,背後的問題就是兩性關係問題了。

通過上面的這個小例子我們就會發現問題確立本質就是一個信息獲取,信息歸類,信息篩選,信息處理,最後發現現象背後你看不到的東西。

既然我們本節探討的是WHY(本質)的問題,就無時不刻關注一點“WHY”。不停的問自己“為什麼”一步接一步的問,問到問無可問,你就無限接近本質了。
如果你想與眾不同,你就必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