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艦載機“解鎖”的夜間起降“技能”究竟有多難?

航母艦載機“解鎖”的夜間起降“技能”究竟有多難?

殲-15夜間起降畫面首次曝光

專家:空戰主要在夜間進行

5月24日,央視《軍事報道》欄目公佈了航母遼寧艦進行殲-15艦載機夜間起降的訓練畫面,這標誌著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的初步形成。

軍事專家李傑表示,這意味著中國航母遼寧艦編隊初步具備全天候作戰的能力,朝形成實戰化能力邁出關鍵一步。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艦載機夜間起降技術的國家。

據悉,這是官方媒體首次對外證實航母艦載機具備夜間起降能力。報道稱:“一年來,航母部隊攻堅克難,艦載戰鬥機實現了從晝間向夜間、從單機向編隊、從技術向戰術等多項突破,一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和著艦指揮員通過資質認證。”

夜戰是現代戰爭發起的首要方式。李傑表示,只有具備夜間著艦能力,才意味著艦載機飛行員“真正意義上合格”。艦載機只有具備夜間起降能力,遼寧艦才能形成全天候的作戰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之所以要加強夜間飛行訓練,是因為現在空中作戰主要是在夜間進行。”軍事專家王明志說,空中作戰強調高強度、快節奏,一般都是晝夜連續進行,確保不給對手喘息之機。因此,夜間的飛行訓練是檢驗一支航空兵部隊,包括艦載機部隊作戰能力的重要標誌。

技術難度大,僅少數國家掌握

艦載戰鬥機在運動的航母上起降,因難度極大而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夜間著艦更是艦載機飛行訓練中風險係數最高的科目。在夜間茫茫大海中,在運動的軍艦上,航母為避免暴露不會開強光燈,艦載機能看到的參照物非常少,飛行員只能藉助自身的探照燈與跑道的標誌燈等作為參照物進行著陸。除了掌握夜間著艦的關鍵技術,掌握好夜間著艦的感覺,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礙。

王明志認為,對於航空母艦戰鬥群而言,組織艦載機夜間起降訓練可以提升艦上各崗位官兵夜間條件下作業熟悉程度,加強彼此間的密切協作,確保整個甲板作業有序進行,保障飛機安全起降。

從央視公開艦載機突破夜間起降的報道中,李傑推測認為,肯定不止一名飛行員成功進行夜間起降訓練,至少應該有4至5名飛行員。目前美俄法以及曾經的英國都掌握艦載機夜間起降技術,現在中國也成為其中的一員。既然目前已有飛行員順利完成夜間起降訓練,李傑表示,接下來除了要訓練複雜氣象條件下的夜間起降,另一個重點就是增加具備夜間起降能力的飛行員數量。任何戰鬥力的形成和數量都有關聯,只有足夠多數量的飛行員掌握該技術,航母才能形成全面的作戰能力。

美曾說中國100年都無法實現夜間起降

據媒體報道,2009年8月31日殲-15在中國航母上完成首次飛行後,時任美國海軍少將的布魯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殲-15的出現顯示了中國在艦載航空兵領域內的巨大進步,但該機的單座佈局限制了它執行全天候作戰任務的能力,在裝備雙座型艦載機前,中國難以執行夜間起降、遠程空優/攻擊等作戰使命,如果僅依靠單座型殲-15的話,中國或許花100年也無法實現夜間起降。

央視曝光的圖片顯示,1架殲-15艦載機在夜間漆黑環境下,完全依靠甲板人員、起降系統引導,順利完成了起降作業。

俄媒曾用“自殺”形容夜間起降

軍事評論員劉暢撰文分析稱,此前世界上僅有美國、英國、法國與俄羅斯掌握艦載機夜間起降技術。其中儘管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多災多難,但因法國艦載機飛行員頻頻前往美國航母訓練,按照美軍說法,法國艦載機飛行員的起降技術完全符合美國標準。相比之下,英俄兩國的艦載機夜間起降能力卻水分較大。自“皇家方舟”號(“鷹”級)航母在1974年12月4日退役後,英國就喪失了固定翼艦載機聯隊,“鷂”式垂/短戰機因操作難度過大,極少進行夜間起降。

而俄羅斯現役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蘇聯解體時期,調試工作尚未完成,在“逃往”俄羅斯時並未攜帶任何艦載機。在後冷戰時代,俄羅斯僅用蘇25UTG艦載教練機在20世紀初進行了有限的夜間起降訓練。儘管俄媒此前曾表示蘇33艦載機也進行過夜間起降訓練,但夜間起降卻並未被列入蘇33飛行員的常規飛行技能範疇。因此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部隊實際上並不完全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在這一點上中國已經走到了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