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識趣(12):勿需工沁細察查 遠瞟一眼即見假

藏友帖出一片“高古玉”(圖1),又是熱烈圍觀,讚賞“到代”與看假認仿都大有人在。究竟高古還是新仿?

古玉識趣(12):勿需工沁細察查 遠瞟一眼即見假

圖1

古玉辨識本要從料、工、形、紋、沁色、包漿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全真則真,一偽俱偽。然本件藏品,勿需那麼麻煩,遠瞟一眼即見假。

這件藏品最醒目的特徵是掛件穿孔——喇叭口。

“喇叭口”一般都是桯鑽開洞所留痕跡,關於桯鑽特徵,本條在《古玉學步(14):鑽痕細查考孔中藏奧妙》已作系統介紹。桯鑽開洞多見於金屬工具產生之前的史前時代,喇叭口是因工具的侷限而形成,所以不規則往往產生有馬蹄口,薄料用單面桯鑽開孔的喇叭口也比較“委婉”——為節約工耗而儘量減小喇叭坡度,甚至有些薄片器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桯鑽的喇叭口特徵。

回察本件藏品,喇叭開口幾乎達到十分誇張的程度(圖2)孔周也非常工整,這在同類古玉中,前所未見,毫無疑問是現代電動工具作工的結果。這就是遠瞟一眼假的原因了。

古玉識趣(12):勿需工沁細察查 遠瞟一眼即見假

圖2

至於其餘型、紋、工、料,則無需再費精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