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米糧村,43座整齊排列的黑色大棚在山間顯得格外醒目,這是返鄉農民工敖小芳創辦的宏光光明食用菌種植場。

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食用菌行情好,臨近春節供不應求

小芳介紹說:“今年的行市還可以,訂單也比較多,今年的單價要比往年高三四塊。我們種植場今年香菇的總產量應該比往年增產十萬多斤。反正現在的產品是供不應求!”

從今年元旦以來,宏光光明食用菌種植場負責人敖小芳就經常接到用戶訂單電話。為準時交貨,敖小芳一刻也閒不下來,每天和工人們一起忙碌在各個種植大棚之間。

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創業記

2001年,年僅16歲的敖小芳初中畢業後,前往廣州打工,在外打拼6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後,性格要強的敖小芳不甘心一輩子在外奔波、替人打工,毅然選擇返鄉創業。

不屈不撓,夫妻共創業

2008年,敖小芳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伍光明。因為伍光明在浙江打工時學到了一些香菇種植技術,於是夫妻倆決定種植香菇。技術不成熟,他們就購買書籍自學,併到外地的香菇種植基地學習種植技術。

2009年,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宏光光明食用菌種植場正式成立。雖然剛開始困難重重,但憑著夫妻倆不屈不饒的創業精神,種植場慢慢走向正軌,目前共建有種植大棚43個,預計年產香菇70多萬斤,年銷售額達200多萬元。

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不斷探索,開發新產品

敖小芳介紹說:“香菇基地建立之後,有很多空地,搭不了棚,再加上我們這裡生態比較好,山青水秀,所以我就想起養蜜蜂,生產出的蜜,又可以增加我的收入。”

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不忘本心,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敖小芳還利用宏光光明食用菌種植場場地,免費向村民們傳授技術,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種植場一年還為30多名村民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其中有2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敖小芳親自指導他們種植香菇,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掙到穩定的工資。

敖小芳說,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是她的夢想,“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沙灣人,所以我希望把這個產業規模化,建立合作社,讓周邊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他們,讓大家一起致富。”

倔強姑娘回鄉創業,把香菇種植和養蜂相結合,年銷售額達200多萬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