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自近代以來,因為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洛陽一帶出土了很多墓誌銘、功德碑等石刻,其中有些已被收藏、保護,但仍有相當數量的石刻散落民間。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收藏著從東漢到民國時期的500餘種石刻、拓片,館長齊運通從事文物工作也已經40餘年。《中國百家姓》攝製組來到位於河南洛陽的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對館長齊運通先生進行了採訪。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我研究這個粗略算起來已經有四五十年了,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我原來是工人,後來通過個人的收藏和研究,調到了博物館工作,走上專業道路。 退休後的大概20年間,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文物政策的落實,逐漸允許民間收藏,因此我就走上了文物研究與收藏的路。過去只是研究,現在是邊研究邊收藏。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我的這間文字博物館,主要是以收藏中國古代的刻石文字為主。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文化的傳承主要有三個渠道。第一個就是口授,就是口口相傳。第二個就是通過書籍,書籍占人類文化傳承最主要的部分。另外,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經石。我個人認為,它是三種傳播形式裡邊最重要的。因為它是當時時代的產物,經過掩埋與發現,千百年也不會改變。而口授和書籍在傳承的過程中,多少出現一些人為的或者客觀的這種偏差和失誤。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碑刻按照中國古代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幾大部分,比如說有摩崖,有造相題記等等。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文字部分,尤其是古代的墓誌銘。墓誌銘是對古代一些人物一生的總結,其背後是對先人的一種敬仰,或者說是一種紀念,因此寫出來的文字大部分能夠接近於歷史的真實。因此這是研究歷史的最重要的一個資料。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它們之間是有很重要的聯繫的。比如說在碑刻上會記錄著某人是誰的第幾十幾代孫,尤其是在隋唐以後,碑字定型了以後,墓誌上也就形成了幾個規範性的結構,一是要追蹤先祖,此外還要冠之他對於歷史的貢獻?

每一塊不同種類性的墓誌,都有對其先人的反映。比如說在北魏時期,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要求把姓改成漢姓,因此他們會在中原找一個祖先,為自己確立一個高貴的血統傳承。每一個人他的姓氏都有這種深刻的體現。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從東北經過遷徙,到達山西的大同,在這裡創立了代國,後來改為北魏。經過90多年的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正統在中原建都洛陽的。北魏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是非常之大,並且也是過去歷史研究上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北魏在落陽定都只有38年,雖然創造了很大功績,但是在歷史上存留下來的時間很短。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第一方面我覺得就是改變了中國人的這個血種傳統。 與漢族通婚,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有深遠影響的。我們知道人類繁衍的時候,越遠的民族相互融合,所產生的後代可能就會比較聰明。民族的融合,加快了中華民族血液的流通。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第二個就是它在文化上有所建樹。我們過去對南朝的理解就是中國的文化都在南邊,認為在南邊出現了很偉大的文化復興。梁昭明太子蕭統做的文選,文學評論著作《文心雕龍》,都被看作是中國文化上的鉅著。但是人們忽略了北方北魏時期產生的,三部足以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鉅著:一個是《齊民要術》,它被英國稱為中國中世紀1500年前的大百科全書。另外一個就是酈道元的《水經注》,他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考察了中國的大地山川,通過認識自然來實現改造自然的目的。還有就是楊獻之的《洛陽伽藍記》,詳細記錄了北魏的都城,對我們今天的城市建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第三個是改變了人們的信仰。中國自古以來是道教和儒教兩教並立。從漢代佛教傳入到我國以後,到北魏已經是有將近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是北魏把佛教推為國教,並且在龍門修建了古陽洞。正是通過北魏的提倡,中國才建立起三教合一的思想體系。這個三角體系的建立,這是對人們思想的一種衝擊。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第四個方面就是改變了政府的架構。我們知道過去曾有過奴隸制,到秦始皇時採取郡縣制,漢代的時候則是察舉制,政府的這種架構一直是不完善的。在魏晉時期出現了九品制,並把九品13級變為了30級,奠定了我國政府架構,直到今天,我們的官制實際上就是對北魏官制的完善。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齊運通】通過收藏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石刻上面有很多信息是其他歷史文獻上沒能體現出來的。比如說我們有一塊石頭,上面明確地寫著當年批地有多少傾,產的糧食有多少。還有一塊石頭上面寫著鹽鐵。鹽鐵是國家的專賣,無疑反映了當年國家的稅負情況。通過這些的研究,它牽涉出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家庭、婚姻等等多方面的內容的。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通過採訪,我們瞭解到這些石刻、拓片所承載的歷史記憶,小到一人一家,大到民族天下。民族融合,姓氏變遷,家族傳承,即使他們曾隨著石碑一起被掩埋於黃土,但只要我們善於發現,精心保護,再遙遠的也文化終究可以重現光輝。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館長齊運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