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共享汽車”屬於共享經濟的一種,在國內隨處可見“共享單車“,雖然兩者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從理念上來看,都是屬於共享服務。國內也有許多服務型互聯網公司開通了共享汽車的服務,但是大面積的推廣還並未成型。那麼,既然是共享汽車,如果是各大車廠去做該項服務,會有“天生”的優勢,但是現在卻很少有媒體報道這方面的消息,是不是各個車廠沒有注意到“共享經濟”的趨勢?實則否然,不是沒有注意到,而企業並未高調的去宣佈此項服務加之媒體報道較少,所以各位讀者相對難以瞭解。

據筆者瞭解,美國汽車巨頭GM公司(通用汽車)很有可能在2018年夏季預計正式開通旗下的Maven平臺(汽車共享平臺),實現個人汽車共享服務;而福特,實際上已經開始面向個人用戶開展汽車共享服務;汽車巨頭戴姆勒公司也攜手BMW開展德國的汽車共享業務。上述企業可都是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已經紛紛出手共享汽車,那麼為什麼各大車企紛紛暗中投資這些服務呢?很簡單,市場!

正式推進的“汽車共享”服務

何謂汽車共享?筆者提出這個問題,可能有些愚蠢,因為現在幾乎沒有人沒用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服務,是使用人將使用一定時間的汽車歸還到指定的地方,同時支付一定的費用的服務。那麼有人說了,這和租車有什麼區別?區別還是有的,因為租車不會租給你1個小時或者30分鐘,而共享汽車則不同,可以使用較短的時間,只支付使用時間的費用即可。最初是在大學校園、旅遊勝地等地開始盛行,現在共享汽車已經擴展到全球。Uber、滴滴等打車軟件,就是在這個理念上誕生的。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最初汽車共享的代表企業是一家叫Zipcar的公司,其以“汽車共享”為理念,於2000年正式創辦。如今其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第2大規模的汽車共享服務企業,截止2017年共登錄有1萬1000臺共享汽車,會員數達76萬7000人。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共享服務企業為德國戴姆勒公司旗下Car2go公司(中文叫“即行”),擁有車輛1萬4000臺,會員人數突破250萬人!

共享經濟的概念早就已經形成,真正實行的是歐洲。最初在法國、奧地利等地都出現了創業型汽車共享公司,但是最終並沒有堅持太長時間。之後在英國等地開展,很遺憾的是當時並未盛行。1980年,汽車共享的概念終於撒播到了世界各地,1990年代可以說是共享汽車的醞釀時代,2000以後則是共享汽車的商業時代。

汽車生產廠家將會主導共享汽車服務

隨著Zipcar公司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到其中的利點。第二批採取行動的是租車公司,如Avis、Hertz、U-Haul、Enterprise等。將共享經濟導入租車公司,採用小時租車的概念。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在這樣的背景下,讓世人為之注目的正式各個生產汽車巨頭的動向。果不其然,經過各個巨頭的暗地投資和經營,以後的汽車共享服務已經是汽車生產廠家天下的趨勢。僅僅從美國來看,豐田(美國)旗下為Getaound,戴姆勒旗下為car2go,GM旗下為Maven,奧迪旗下為Audi Shared Fleet,BMW旗下為ReachNow,福特旗下為Chariot。

汽車共享的概念是:“只在需要的時候使用”;汽車廠家的盈利概念是,儘量賣更多的汽車。從概念上來看,兩者其實是有悖而論的,為何汽車公司會如此“中意”投資共享汽車市場?其中緣由也是十分有趣。

汽車廠家為何熱衷投資共享汽車市場?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表面市場,二是深層含義。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從現在的表面市場來看,共享汽車無疑是一個朝陽型產業,後續的市場規模不可限量。據美國的法維翰諮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 Inc.)的調查數據,2015年時全球共享汽車的市場規模為11億美元,2024年將會達到65億美元。若是再加上類似於Uber的公司,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兆2000億美元。而瑞典市場研究公司BergInsight數據顯示,到2020年世界範圍內共享汽車註冊會員將會達到2000萬人。

世界各大車廠紛紛暗中投資“共享汽車”!鹿死誰手,勝負難測!

深層含義,也就是代表著深層次的市場,而這個市場規模是任何一個公司以及企業無法想象到的。筆者並未找到相關的調查數據,也未可知今後市場有多大。可能許多讀者不知道其中利益點在哪裡,那麼筆者從一個方面來進行解說。開展共享汽車必定會得到許多用戶大數據,這些大數據從形式上來看,分為位置、喜好、性別等。汽車共享公司可以利用裝載車上的導航系統,輕易的獲取位置信息,假如超過50%的用戶利用共享汽車去超市,那麼也就說明該地區的用戶對於超市需求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那麼就可以和超市方以及供貨方進行協商新的業務模式也可以開發一些能夠裝載更多貨物的汽車。上述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業務模式可以開拓!

結束語

共享汽車行業如今各個汽車巨頭已經加入,留給其他服務供應商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從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早晚汽車巨頭將會霸佔共享汽車市場!而通過分析共享汽車得到的數據,又會衍生出何種商業模式,筆者十分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