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寶寶出生後就要做的3步口腔護理

寶寶總是流口水,將小拳頭塞進嘴裡,甚至在吃奶的時候用力咬你一口……噢,這是因為TA開始長牙啦!

寶寶長牙是指牙齒長出前在牙齦內的萌發;等到牙齒突破牙齦,露出白色的小牙,那就是“出牙”了。一般來說,寶寶第一顆牙齒萌出時間多為6月齡後,不過,出牙早晚因人而異,也可能是滿四個月時,也可能在生後1歲,爸爸媽媽不用著急。

長牙和出牙期,牙齦好難受呀

注意!寶寶出生後就要做的3步口腔護理

什麼都想咬

長牙期的寶寶會用手扣牙,咬拳頭、吃奶時咬乳頭等等。這是因為寶寶牙齦不適(你可能還會看見寶寶的牙齦部位有紅腫),想要通過啃咬來摩擦牙齦,釋放牙齦內部的壓力,讓自己感到舒服一些。

口水直流

嬰兒長牙和出牙期間經常流口水是常見現象。一是因為出牙時口腔不適,而是因為嬰兒還不太會自主吞嚥口水。

煩躁易哭鬧

出牙的時候,乳牙突破牙齦,會使得疼痛感加劇,所以寶寶就只能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適。媽媽請給予寶寶及時的安撫和照顧。

寶寶在長牙時可能還會伴有低熱(一般不會超過38°C)的現象,媽媽一定要留意。如果寶寶看上去很痛苦且發熱超過38°C,請務必及時就診。

雖然你的寶寶還沒滿6個月,此時可能還沒有露出小乳牙(或者才剛剛露出兩顆),但有3件事,絕不可以忽略,要從現在做起哦!

給予寶寶牙齦適當的摩擦

啃咬東西能夠緩解寶寶長牙時的牙齦不適,所以TA在吃奶時才會咬媽媽的乳頭。要減少這樣情況,你可以在餵奶前,用纏上溼紗布的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的牙床,來減輕TA的痛苦。

待寶寶稍大些,可以給TA一個橡膠製作的磨牙膠來啃咬。需要注意的是,在寶寶還沒長出大牙時,不要用塊狀食物替代牙膠來給寶寶磨牙,因為寶寶還沒學會咀嚼食物前,啃咬大塊食物不僅不易消化且容易噎著。

做好嘴角皮膚護理,避免口水疹

寶寶不斷長牙,流口水的情況還會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1-2年)哦。寶寶長時間流口水容易造成嘴角周圍皮膚粗糙、脫屑,甚至出現裂口。

因此,媽媽要及時為寶寶擦拭口水,並用清水洗淨口周皮膚;晚上睡覺時,可以在寶寶口周皮膚上塗上一層橄欖油,滋潤皮膚。

即使還沒出牙,也要做好口腔清潔

寶寶出牙後要刷牙還能理解,但還沒出牙,真的有必要每天清潔口腔嗎?當然有必要!清潔口腔是保護牙齒的第一步,要從寶寶出生時就開始注重。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建議,寶寶出生之後,家長應該每天用軟紗布為孩子擦拭口腔。這樣做是避免牙床滋生細菌,同時幫助減輕寶寶長牙的不適感。

如何給6個月以下的寶寶進行口腔清潔呢?

①準備一塊乾淨溼潤的紗布或擦巾,卷在手指上;

②讓寶寶躺在你的腿上或懷裡(方便觀察口腔情況),用卷著紗布的手指順著上下牙床,輕輕去除寶寶口中殘餘的奶水。

(如果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在喝奶後可以先喂2口水清潔口腔,然後再按上面步驟用紗布清潔。)

美贊臣溫馨提示:一口好牙,絕對是寶寶未來形象的加分項,也會省掉治牙過程中的很多痛苦,因此,從出牙前的漱口,到出牙後刷牙,都應步步到位,杜絕可能損害寶寶牙齒的壞習慣(例如叼著奶頭睡覺)。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能偷懶哦!

注意!寶寶出生後就要做的3步口腔護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