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周星馳的電影雖然不如成龍的影響力大,但是在華語圈裡說起知名度絲毫不遜色成龍的功夫片。一說到周星馳的電影,淺薄的人立馬會想到無厘頭,成熟的人會想到喜中悲,深刻的人會看到他刻畫人物的認真和與命運抗爭的不羈。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但是要說到周星馳最經典的作品,首推《大話西遊》兩部曲。尤其是裡面有很多經典的臺詞,記得以前有不少人甚至可以長期熟記裡面的大段落臺詞,比如“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我以為只有我”、“當時那把劍離我的喉嚨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後,那把劍的女主人將會徹底地愛上我,因為我決定說一個謊話”、“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等。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也許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看了《大話西遊》這兩部劇四五遍以上,對裡面的故事橋段和無厘頭的笑點都記憶猶新,對裡面精彩的臺詞也可以信手拈來。自覺對這部劇已瞭然於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走出校園開始走向社會“闖江湖”,在經歷了痴心愛戀與很多人生抉擇後,再回頭看一遍《大話西遊》才發現,原來自己以前並未真正看懂它。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只記得少年時看《大話西遊》只覺得它滑稽可笑,尤其是吳孟達飾演的二當家幫至尊寶滅火那段,都能把人笑出淚花來。再到中學階段看時,對紫霞仙子與至尊寶之間的情緣感動和感嘆,突覺真情的不易與美好。當看到大結局時,雖然看似以悲劇收尾,實則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彌補了這道傷痕與遺憾。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人近中年時,看到身邊許多人的樣子都呈如狗態,深夜時有加班狗,領導身邊有哈巴狗,家人面前的牧羊狗。無論是為了生活也好,為了努力實現夢想也罷,亦或是被祖傳的孝道與責任、人情與夢想這樣的狗鏈套住。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不少人在人生長河裡游到這個歲數,自己活著在外人看來就像一條狗。上蒼以萬物為芻狗,你不循規檔距地活著,單單是現實與夢想的壓迫感,人情與責任的揹負(不揹負將會受到良心與靈魂的雙重鞭笞,給你一最痛一擊的往往是來自對身邊親人的愧疚感)都會壓的你透不過氣來,因為極少人真的能做到遺世獨立地活著。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現在看《大話西遊》時,才覺得整部劇中最經典的臺詞出現在最後那幾分鐘裡,以前竟然對這一句話不曾留心。“你看那個人好怪”“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條狗呀”。不僅有《斷章》的味道,帶上緊箍咒的他看著城樓上這對要分手的小情侶很可憐,這對小情侶看著遠去西天的他背影很可笑。更有無拘無束追逐愛情與夢想的自由被現實撕碎的幻滅,帶上緊箍咒的他為了償還唐僧的恩情與人神共濟的宏願,只能隨了世人的心願像狗一樣保著唐僧去西天取經。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最後孫悟空的背影是落寞的,是無奈而心酸的。這一場景的設計讓孫悟空從《西遊記》裡英雄悲路形象,昇華到悲劇哲學的高度。孫悟空這個角色設定,從一出世就想著借自己高強的武功可以改變一切,沒想到最後還是要乖乖聽從命運的安排,接受哪怕是最不能接受的結果。這一點就有點像人少年時天真爛漫自由奔放,到了青年時意氣風發橫衝直撞,人到中年看透塵世後天行健、穩如狗的境遇。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至尊寶在接過緊箍咒的那一刻,他並沒有想那麼多,也許他只不過是想去救紫霞。想要強大起來,就要接受它的拘束。只不過沒想到這一帶上去,他便再也不是至尊寶了。滿身本領能如何,滿腹經綸又如何,滿腔熱血若奈何,最後不得不像緊箍咒低頭。稍有半點不恭,就會頭疼欲裂痛不欲生。

這走完十萬八千里之外的西天才能脫下金箍,很像初出茅廬的人以後的漫長人生路,只不過這個就像是大多數人的自我安慰一樣,等到什麼什麼時候就好了,只可惜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等到那一天。回想那些少時,壯志傲視群雄般桀驁不馴的,完全看不起那些活的像狗的人。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80後用了20年才看懂,最經典的臺詞你未發現

可後來我們變了,為了獲得我們需要的力量,哪怕是一點點,都會不惜給自己戴上金箍。從此活的只能像條狗,哪怕我們心裡覺的自己是條龍,可是外表早已是一條狗的模樣了。這也許是《大話西遊》這部經典作品,在拍攝時也未曾想到給觀眾埋下的一座里程碑式的舊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