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勵志從事教師的畢業生一些啟迪,從優缺點說說教師這行業

教師行業一直飽受爭議,很多大學畢業考取教師資格證,勵志從事教育工作比比皆是。然而爭議的是為何教師年年都會招這麼多人,每年又有很多辭職的,於是乎迷茫的畢業生們帶著這些問題想辦法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於是乎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個人的見解,希望能給感到迷惘的人一些啟迪。

先說說教師行業存在的優勢。

首先,教師的薪資就剛剛就職的畢業生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當然,也有人提到,教師的薪資和地區還有學校是有很大關係的。總的來說,一線城市學校教師的薪資高於二三線城市;同一個城市,主城區高於郊區。然而民辦學校教師的薪資卻不一定低於公辦學校,但是公辦學校的教師有比較可觀的公積金和醫保,有的還有住房補貼。

另一方面,就是教師職業的穩定性。這主要是針對公辦學校有編制的教師。雖然這幾年教育部門也在學校開始了改革,比如教師也要簽署合同,五年以內的新教師有考核。雖說如此,也沒聽說有人因此被踢出教師隊伍的。不過,教師入職考試和麵試確實是越來越嚴了。總而言之,只要能有編制,工作就算是基本穩定了。

給勵志從事教師的畢業生一些啟迪,從優缺點說說教師這行業

再有,就是教師的工作時間比較規律,一般不會有什麼加班。需要佔用業餘時間的,一般包括幾個:教育培訓(需要修滿規定的學時),學校集體活動(春秋遊、課外活動等),學校補課,行政工作,學生軍訓(班主任和行政人員)。教師的寒暑假都是帶薪的,按基本工資算,沒有績效工資。這種大段的時間,不論是用來放鬆休閒,陪陪孩子,還是自我提升,都是非常好的。

最後,還有一點,算是隱性福利,就是教育系統人員的子女,一般都能解決入學問題。比如孩子要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只要是學校之間“有交情”的,都是能解決的。比如我所在的區,按我的住房有相應的學區,孩子只能上規定的小學,但是通過學校,可以讓孩子上同一區較好的一所學校,而我本身住房是不在該校的學區內的。當然,如果你要求比較高,非名校不可,那就還是得自己奮鬥了,名校學區房的房價大部分工薪階層也只能仰視了。

給勵志從事教師的畢業生一些啟迪,從優缺點說說教師這行業

說了那麼多當教師的優點,下面就來談一談教師職業存在的缺陷。

首先,還是談薪資。教師薪資的起點比較高,但是上升速度和上升空間就確實是不怎麼樣了。教師的基本工資主要跟職稱有關,績效則跟工作量有關。普通老師滿工作量的話,績效工資差得不會太多。而不同職稱每一級之間工資的差異並不太大。要想工資漲得快,那就要努力評職稱,主要依靠開公開課、發表論文、參加賽課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消耗時間和精力的。而最重要的是,評職稱還需要有名額,說簡單點,就是退休一個高級教師,才能再評一個高級教師,下面的依此類推。所以,很多達到要求的老師,很多年職稱也未必能上一級,除非你多投入,在評職稱的時候才能多加點分,把別的競爭者比下去。參考工資上升的幅度,這個“性價比”就真的是不高了。

其次,就是升職的空間問題。在教育一線的優秀教師,不一定能在行政上有所建樹。很多教學上很優秀的教師,到退休也還只是一名普通教師,至於為什麼有的教師成了主任、副校長、校長,這並不是光努力教書就能夠達成的。這點應該不難理解,因為行政工作和教學工作本身就是不一樣的。要想成為教育行政人員,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真的想進體制的,努力往上游走,體制內資源分配也及不均衡,很多時候都是贏者通吃,越往上,越能遠離讓你糟心的家長學生,越能獲取大量的社會資源。老實說,對那些手握大量社會資源的老師來說,工資真的只是個數字罷了,偶爾吐槽用的,真覺得低按他們的能力早跳槽了。只不過大家吐槽吐多了好像就真的全信了,但是人都不傻,你看,一到考編的時候還不是一邊吐槽一邊排隊報名?

給勵志從事教師的畢業生一些啟迪,從優缺點說說教師這行業

體制內壓力再大,也不會把你辭職

倘若你真要混吃等死,往地上一躺,老實說,領導也奈何不了你,只要別太過分,這一點相較於私企來說就好了很多。

當老師頭三年是最辛苦的,熬過去也就熬過去了,老師越老越值錢

老師不像有的行業人到中年反而開始出現失業焦慮。有經驗的老教師是學校的核心價值,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當然,最終的答案還是在你自己心裡,如果你真的喜歡這份職業,你並不會覺得有多苦,反倒越挫越勇,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外部困難,而在於內心想法。

體制內絕不等於混吃等死。

我見過有的小學老師喜歡寫作最後進作協的,我見過有的老師拿了各種榮譽最後跳出體制自己開培訓機構創業年入百萬的,我見過有的老師能力超群最後走上仕途的,當然更多的老師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耕耘出一片天地。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比較傾向從事教師職業的,但是僅限於公辦有編制的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