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

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上海面臨的變數有很多

17-18賽季,上海男籃經歷了本土陣容換血,他們也隨之喪失了此前黑馬之師的本色。在常規賽大部分時間裡都排在10名開外的情況下,但憑藉後程發力,他們最終搭上了季後賽末班車。今夏休賽期,上海男籃任務繁重,他們還能保持衝擊季後賽的戰鬥力嗎?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上賽季壓哨進季後賽

賽季回顧:陣容換血後程發力,搭上季後賽末班車

上海男籃曾在2016-17賽季創造佳績,在賽前並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他們長期佔據積分榜領頭羊的位置,並且最終以常規賽第3的成績進入季後賽,上演了當賽季的“黑馬奇蹟”。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上海男籃卻在去年夏天進行了陣容換血,當然這種換血更多的是出於無奈,在球隊擔任了兩年本土核心的劉曉宇轉投北京,內線輪換陣容中的鞠鵬和吳冠希分別加盟廣廈和江蘇,為了彌補內外線雙重損失,上海引進了羅漢琛、董瀚麟和羅智等本土悍將作為補充。

本土陣容震盪,上海男籃在2017-18賽季的前景依舊不被外界看好,這一次他們則是磕磕絆絆的實現了晉級季後賽的目標。在不溫不火的度過了常規賽前幾輪之後,上海遭遇了這個賽季第一次“寒冬”,從常規賽第8輪客場不敵北京之後長達8輪的時間裡,他們只有兩場勝利進賬,一度在爭奪季後賽席位的比拼中處於落後。直到常規賽下半程,上海男籃才重新穩定住了狀態,在常規賽最後幾輪比賽中,對勝利的堅持和一點點運氣的眷顧,使得上海男籃拿到20勝18負的戰績,搭上了晉級季後賽的末班車。

季後賽階段,上海男籃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們在10進8的比賽中對陣常規賽排名第7的北京,首場比賽客場作戰,上海以104-95逆襲對手佔得先機,只可惜後兩個回合的較量上海沒能保持高昂的戰鬥力,最終無緣前六。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劉曉宇離隊影響大

主要問題:一哥出走本土平庸 過於依賴外援組合

上個賽季,上海男籃陣容實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本土一哥劉曉宇的離開,在上海男籃連續效力的兩個賽季裡,劉曉宇分別有場均15.7分和13.3分進賬,是上海男籃最為仰仗的本土得分點。2016-17賽季結束之後,劉曉宇與上海男籃合約到期,他選擇了加盟重建中的北京男籃。為此上海男籃引進了多位後場球員作為補強,其中頂替劉曉宇擔任先發控衛的是羅漢琛,羅漢琛已經連續在CBA聯賽效力6個賽季,來到上海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得到重用,他為上海打滿了全部41場比賽,場均貢獻8.3分3.4個籃板2.1次助攻和1.2次搶斷,雖然創造了他個人生涯新高,但是照比過去兩個賽季的劉曉宇還是有一定差距。

近幾個賽季以來,上海陣中鮮有明星級別的本土球員,劉曉宇的出走讓這一局面變得更加嚴峻,整個2017-18賽季,上海所有本土球員中,竟然沒有一名球員場均得分達到兩位數,排在隊內本土得分榜前三位的羅漢琛、張兆旭和盧偉,分別只有8.3分、7.5分和6.2分進賬。本土球員表現如此平庸,上海還能夠在躋身季後賽,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依賴外援。弗雷戴特和明納拉斯,這對進攻火力超強的外援組合,成為過去一整個賽季裡,上海男籃的核心競爭力。弗神連續在上海效力了兩個賽季,2016-17賽季他榮膺外援MVP,幫助上海男籃上演黑馬奇蹟,2017-18賽季他依舊是聯賽攻擊能力最強的外線之一,場均能夠轟下36.9分。如果說弗雷戴特一如既往的超神表現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那麼第一次登上CBA賽場的明納拉斯則讓人驚喜,在為上海出戰的40場比賽中,他場均能夠得到27.4分,場均投中3.4個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6%。兩大外援場均合砍64.3分,堪稱上個賽季CBA賽場最強組合之一,但與此同時,也更加凸顯了球隊本土球員的平庸。

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李秋平與劉煒上海灘再聚首?

重點調整:兩大傳奇或回上海灘,內線重臣遭挖角

休賽期上海男籃有可能對教練組進行調整,曾經率領球隊創造冠軍輝煌的功勳教練李秋平有可能重回上海灘。2017-18賽季結束之後,李秋平結束了與新疆男籃的三年合約,新疆也隨之正式告別了李秋平時代,一時之間,“小諸葛”下個賽季的去向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從目前各方媒體給出的消息來看,李秋平有可能重回上海執教,2001-02賽季,李秋平聯手姚明,為上海男籃帶來了隊史唯一一座總冠軍獎盃,他對這支球隊的意義非同尋常,擔當上海男籃重建的掌舵者,他再合適不過。

中國籃球傳奇後衛劉煒,也很有可能在下個賽季重返家鄉。劉煒從1997-98賽季開始出戰CBA聯賽,至今經歷了長達21年的職業生涯,其中17個賽季都是在上海男籃度過,並且作為主力球員幫助球隊奪取總冠軍。1980年出生的劉煒已經年滿38歲,上賽季結束之後,他與四川男籃的合約到期,上海方面有媒體稱劉煒將於下個賽季進入上海男籃教練組,幫助球隊重建。這也就意味著劉煒很有可能將就此告別賽場,但劉煒本人對此未置可否。事實上,2017-18賽季,劉煒還有著場均12.9分4個籃板3次助攻的數據表現,如果重回上海,他完全可以以教練兼隊員的身份幫助球隊。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兩大功勳均能歸隊,上海男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迎來突破,最致命的缺陷,仍然是本土球員實力有限。不僅現有主力和輪換球員實力平平,年輕球員梯隊建設,也面臨著困境。上個賽季,上海男籃陣中95後球員共有6人,其中王潼、顏鵬、黃旭、黃世乾都沒能得到哪怕是一場的鍛鍊機會,唐子豪和施宇晨分別只有7.3分鐘和4.8分鐘的出場時間,絕大多數情況下沒有進入輪換陣容。也就是說,在95後一代年輕球員中,上海陣中罕有實力過硬或潛力巨大之人,而整個上海陣中,最年輕的球員是1996年出生的唐子豪,許多青訓體系出眾的球隊中,都已經有98年或是99年出生的小將嶄露頭角,相比之下,上海男籃處於明顯的落後狀態。

本土球員方面,可以說上海男籃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休賽期他們需要做的工作著實不少。多年來擔任球隊本土內線核心的張兆旭合約到期,成為自由球員,據悉已經有多支球隊欲與這位前國手簽約,要想保有球隊現有戰力,張兆旭是他們必爭之人。

近些年來,CBA賽場外援的能力水漲船高,但真正能夠找到兩名頂尖外援並不容易,上賽季上海男籃的外援組合令人羨豔。在本土球員實力短時間內難以提升的情況下,上海應該考慮與兩大外援續約,這樣2017-18賽季頗為成功的模式才能得到延續。

CBA20隊瞭望:昔日王者內憂外患,兩大傳奇或重返上海灘​上海隊未來道路並不明朗

未來展望:目標仍是季後賽,現有陣容難更進一步

上世紀90年代,上海男籃曾是CBA聯賽初年間的一支強隊,到了1999-2000賽季,隨著“小巨人”姚明橫空出世,上海具備了爭奪總冠軍的實力,1999-2000賽季和2000-01賽季連續在總決賽中鎩羽而歸,上海男籃終於在2001-02賽季成就霸業,奪得了隊史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總冠軍獎盃。隨著姚明遠赴NBA征戰,上海男籃也從強隊行列退出,2008-09賽季曾跌至谷底,近10年間,他們已經不再是聯賽一流的強隊,但偶爾會憑藉出色的休賽期運作,上演黑馬奇蹟。

今年夏天,將是上海男籃隊史上尤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到目前為止球隊還沒有證實開啟與球員續約的工作,更別說是積極引援補強陣容,自2017年姚明辭去球隊董事長職務之後,球隊的前景令人擔憂。日前,已經有媒體曝出消息稱,民間資本有意全額接盤上海男籃,如果收購成行,上海男籃的休賽期運作才可能有足夠的財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