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准入或將大放開!

導讀:社會辦醫准入又將迎來大放開!據悉即將出臺的這份鬆綁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評審批的文件力度相當大。

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准入或將大放開!

近日,據財新健康點報道,國家衛健委正醞釀關於社會辦醫的政策調整。據報道,在不久前由IQVIA主辦的2018社會辦醫療機構創新峰會上,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透露,這份鬆綁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評審批的文件力度相當大,“其中有一條是,二級及二級以下的醫療機構設置不再需要審批,這在醫改政策的開放上是史無前例的。”

這一消息令業界振奮不已。郝德明表示,很多的代表看了這個文件以後,非常的感動。“這個文件印發之後,我們預感到社會辦醫在全國又會掀起高潮。”

政策快速放開!基層社會辦醫藩籬正在拆除!

實際上,近年來,國家在基層社會辦醫方面一直在持續放開,以診所設置為例,有關部門已經多次發出關於開辦診所的利好政策,為醫生開辦個人診所一步步清除障礙。

2015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個體診所的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而在具體實踐層面上,2017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刪除了原《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在職醫務人員一邊上班一邊“開診所”有了政策保障。

2017年5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社會辦醫方面,會議提出三大舉措,其中第一條就是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康復護理等專業機構,促進有實力的社會辦中醫診所、門診部等跨省市連鎖經營。

會議上還提到,要對社會辦醫實行一站受理、並聯審批、網上審批。連鎖經營醫療機構可由總部統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

並再次明確:對符合規劃條件和准入資質的社會辦醫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2018年1月24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對於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方面再次大鬆綁。

診所將佔據醫療市場半壁江山!

眾所周知,在主流國家的醫療衛生體制中,醫生開的私人診所都佔據著超過半壁江山的診療服務量,而我國則差距甚大。

如今未來醫療圖景越來越清晰,有醫生行動了嗎?據《看醫界》獲悉,在政策路徑逐漸明朗的當下,全國多地已經有不少的醫生正在思想和行動上統一起來,創辦自己的私人診所。

在北京,2018年4月,於鶯的社區全科診所“水岸祐鄰”開業。

如果說這些醫生有什麼相同點的話,就是首先通過社交網絡的醫學科普,已經聚集了一定的人氣和病源。但是不是隻有社交媒體大V醫生才有診所夢願意出來開診所呢?據“看醫界”瞭解,情況並非如此。

一位醫生表示,“我的夢想就是和幾位志同道合的醫生合夥人開設自己的家庭醫生診所,提供優質的服務,提高診金,用優質的醫療照顧獲得體面的收入。”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的持續開放,以及醫生們日漸覺醒的意志,中國社會辦醫正規軍正在崛起!有望佔據中國醫療市場的半壁江山,併成為分級診療制度的中流砥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