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GH5S是拍視頻的不錯選擇

與GH5相比

總的來說,松下GH5s為無反視頻機樹立了新的標準。全新10.2Multi-aspect LIVEMOS傳感器,通過降低像素密度來大幅度提升高感度的表現,並且實現了高質量的10-bit Cinema 4K視頻,由於CMOS比GH5更大一些,其像場比GH5更寬。但對於視頻和攝影師來說,這並不理想,因為它缺乏體內穩定性,分辨率只有1020萬像素。

GH5和GH5S之間的核心差異是傳感器。分辨率為1020萬像素,傳感器尺寸可以完美拍攝DCI Cinema 4K(4,096×2,160),無需像素合併或者跳行採樣,確保了清晰銳利的視頻畫質。

GH5S沒有機身防抖,這對圖片攝影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面因素。但其實很多視頻拍攝者不會完全依賴手持拍攝,而是會使用相關的承託設備或者穩定器結合使用。機身防抖並不只是防抖而已,這個功能還會導致水平搖移等其他相機運動會對畫質產生不好的影響。即使關閉防抖也會有影響,因為在內置IBS的相機中,傳感器永遠都不是死死固定在那裡的。

降低了分辨率和去掉機內防抖有更多好處。由於像素更大了,傳感器可以接收更多的光線,這也是GH5s比GH5高感更好的原因。“雙原生ISO”的功能進一步加強了這一點優勢。

由於傳感器周圍沒有穩定電子裝置,GH5S的像場比以照片為主的GH5略廣一些,DCI4K是1.8x的裁剪係數,而不是2.0x。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考慮到m4/3已經比全畫幅和APS-C小一些了,那GH5S稍微小一些的裁減係數對於m4/3用戶來說簡直是福音。此外,Multi-aspect的傳感器,讓你無論選擇哪種寬高比,包括17:9Cinema 4K(DCI),視場都一樣。

為什麼說GH5S是拍視頻的不錯選擇

所有這些術語其實都意味著可以拍攝非常高質量的HDR視頻,並允許在後期進行大幅調整。更厲害的是“VLog-L”色彩配置文件,寬容度非常大,所以後期有非常大可調的餘地。如果你喜歡慢動作,GH5S可以拍攝8bit 4:2:0 60fps DCI 4K,或者1080p的240fps超級慢動作。

其他所有無反或單反相機,包括索尼的A7RIII和尼康D850等型號,都沒能提供錄製10bit的4K視頻。我感覺很遺憾,因為索尼的全畫幅傳感器相機與GH系列的m4/3相比,可以展現非常不同的視頻外觀,但是較低的錄製質量限制了A7III在視頻方面的實用性。

GH5S還有其他一些變化。支持拍攝14bit RAW的照片,比只支持12bit的GH5更好。 GH5s保留了GH5的3.5mm麥克風輸入,但同時支持幻象電源和線路電平,因此還可以使用更專業麥克風。 電子取景器刷新率為120fps。還有那個鮮紅的“REC”按鈕,為的就是讓大家不要把它與快門搞混了,並從視覺上和GH5區分開來。

與A7SII對比

其實大家大概都知道GH5s的規格了,但他使用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首先要挑明這一點,那就是:GH5s是一款出色的視頻機,用它拍攝視頻非常愉快。我在巴黎用GH5S和A7SII同時拍了幾場活動,以感受二者在使用感受和畫質方面的差異。

松下的菜單系統就比索尼的要好得多。所有視頻設置都存儲在一個子菜單裡,因此更容易找到音頻電平調整等功能。GH5s還提供示波器,快門角度,波形圖,斑馬紋,峰值對焦和其他視頻輔助工具。甚至有一個“焦點轉換”,可以在拍攝時選擇最多三個對焦區域並在它們之間切換,可以說是窮人的電子跟焦員了。

如果你本身就很熟悉GH5,那麼GH5S的菜單就很好上手了,機身外觀也並沒有太大差別。可能影響你工作的最大變化是去掉了機身防抖,迫使你依靠三腳架、智雲穩定器等承託設備。

為什麼說GH5S是拍視頻的不錯選擇

GH5s在ISO高達6400時拍攝的視頻畫面非常乾淨。超過ISO 6400的畫面看起來也不錯,我個人認為最佳效果在ISO 25,600以內(最大ISO是208,000),這時候降噪的效果就有些暴力了。

事實的確是這樣,A7S II在弱光下的噪點很少,但即使如此,我寧願使用GH5s。舉例來說,我用1600-3200範圍內的ISO,中等照明的情況下用4K分辨率拍攝一款概念車。噪點實際差異不大,但GH5s的素材輸出後看起來更豐富,色彩更好,暗部更有層次。原因可能在於更高質量的10bit 150 Mbps 4:2:2編碼,A7S II內錄只能達到8bit100Mbps4:2:0。

超過ISO 6400以後,索尼A7S II的噪點情況比GH5S明顯更強。但是,GH5s的顏色和暗部細節還是更好。所以你必須決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對我來說,多一些噪點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色彩差和沒有細節的暗部卻是無法忍受的。

為什麼說GH5S是拍視頻的不錯選擇

在最高的ISO的時候GH5S可能就hold不住了,A7SII即使是在ISO 204800的時候還是能看,雖然很牛逼啦,不過我個人覺得這是理論上的,畢竟誰也不會在完全黑黢黢的時候拍片子吧。

索尼的相機可以解決高感的問題是因為它全畫幅的傳感器有8.4微米的像素,而GH5S像素為4.5微米,大小差了接近一半。同時這也帶來了A7S II的另一個關鍵優勢:全畫幅傳感器對於尋求淺景深的攝像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對一些片子來說,景深不僅僅是視頻的藝術伎倆,更是將焦點從一個主題轉移到另一個主題的重要工具。

同時,有時候其實我們需要更大的景深,較小的傳感器反倒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與松下的f / 2.8相比,A7S II可能需要f / 4.0的光圈才能將達到一樣的景深。在這種情況下,全畫幅的機器會失去一些弱光優勢。

另外一方面,索尼的A7S II的果凍效果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特別是在4K分辨率下尤其顯著。松下聲稱,與GH5相比GH5可以將果凍效應降低25%,而GH5已經比A7S II好,所以你懂得。另外,如果需要拍攝慢動作或高幀速率,松下是4K市場上唯一一款可拍攝DCI 4K 60fps的機器,索尼微單目前還達不到這樣的參數。

我對GH5拍攝照片有還幾點看法,1020萬像素的確有點少,4:3尺寸的照片是3680×2760,與4240萬像素的索尼A7R III相比,好像有點弱了。因此,它不適合用來拍風光或者肖像。另一方面,GH5S拍出來的照片很銳利(使用松倈Leica 12-60 f/2.8-4.0鏡頭),由於可以拍攝14bit RAW,可以挖掘陰影和高光的細節。

綜述

優點:

無反相機中最佳的4K視頻畫質

優秀的暗光拍攝能力

拍攝視頻和圖片的能力比較平衡

缺點:

對於拍照來說分辨率低了

沒有機身防抖

沒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總而言之,松下GH5S的確是為視頻拍攝人群獻出的誠意滿滿的作品,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m4/3尺寸的傳感器,也給出了市場上其他廠商不願意給的優秀編碼。

為什麼說GH5S是拍視頻的不錯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