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港劇,終於又放大招了。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2009年,《宮心計》作為當年的TVB臺慶劇拿下了50點的全年最高收視。

九年之後,《宮心計2深宮計》開播,香港首播收視25點,加上跨平臺接近30點,創今年以來港劇最高收視。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但這麼一部匯聚了TVB兩屆視後、回巢的馬浚偉和半個亞視《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陣容的年度大劇,這個成績,值得慶祝嗎?

網友的反應,兩極分化。

力挺的,一看就是港劇的擁躉,情懷、老港劇味道,以及顏值回春的馬浚偉、民間視帝馬國明、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蕭若楠,甚至少有拍TVB劇的劉心悠、周秀娜,依然那麼美的康華,都可以成為叫好的理由。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但TVB數十年不變的五彩斑斕的服裝,過度飽和的色彩,又足夠成為吐槽的理由。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劇迷有要求,是因為對《宮心計》有期待。

都知道這些年的港劇,走得很坎坷。

本土收視頻頻下滑,TVB劇競爭力今不如昔之下,合拍劇成為TVB的新選擇。但新港劇旗號下,港味卻在漸漸消失。

從《使徒行者2》到《溏心風暴3》,這些經典港劇IP衍生的合拍劇,口碑下滑,播放量也難言讓人滿意。最新的《飛虎極戰》,流量尚可,但豆瓣僅有6.1分。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當曾經的正宗港劇,變成了今天的合拍劇,會不會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

這一次,TVB又抓起了自己最擅長的那手牌。

兩個字,宮鬥。

但今天的《深宮計》,還能再造港劇的《金枝欲孽》嗎?港劇,到底還行不行?

宮鬥還是那個TVB的味道,港劇還是那個港劇

坦白講,第一次聽到這片名,內心其實是抗拒的。

宮鬥+TVB。

你想到什麼——權謀宮鬥+山寨場景?更何況,內地宮鬥劇成潮、今年古裝劇又退潮之後,還有港產宮鬥生存的餘地嗎?

但種種擔憂,又都被它港劇製造的班底推翻了。

不客氣的說,《深宮計》就是一部非TVB拍不出的劇。

總監製,梅小青,香港古裝劇扛把子之一,TVB重金請回巢的權勢編導。

主演,一水TVB(出身)的演技派扛把子,馬浚偉、馬國明、兩屆視後、劉心悠全是好戲之人,就連第一集演韋后打醬油的,都是米雪這樣的重量級——可以說是TVB最高級別了。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但更令人驚喜的,其實是一整套《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陣容,從眼神可以殺人的陳煒,到張文慈、張慧儀、羅霖,一水的亞視老將。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梅小青的劇,一直有兩大特點:

一,港味足。TVB老牌監製,不用擔心,拍不出TVB宮鬥劇的手撕力道。

二,偏愛女人戲。凡是梅小青拍出的女人,永遠比你想象的厲害。

而讓我一口氣追下去的理由還是那句:港劇情節。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深宮計》的故事主線,其實很簡單,基本可以概括成——一群大齡後宮美女圍繞馬浚偉飾演的李隆基攻心、宮斗的故事。

所以只要看過過去的TVB宮鬥劇,看《深宮計》的時候絕至於全程懵比。

但,宮鬥只是《深宮計》的皮相。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它的骨相,還是港味。

是的,雖然有內地資本加入,但劇情的港味不減。

港系古裝最擅長什麼——鬥。

《金枝欲孽》《宮心計》,TVB這類女人戲,在華語劇集中,一直難尋真正的對手。

《深宮計》的故事,也是這種“一宮不容二鳳”的延續。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一開場,節奏就緊鑼密鼓。才四集的篇幅,從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奪權、二人鬥法、宮廷命案、元玥蒙冤,劇中大部分的角色皆已登場,主要矛盾劍拔弩張,而才到了第四季,李隆基已經在太子之爭中勝出。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權利遊戲,王蓁與太平公主之間女人的戰爭已經全面打響。真的是少有廢戲,戲劇高潮連綿起伏,梅小青,終於找回了當年的功架。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最後誰勝誰負?

歷史已經註定,但如何勝,如何負?不得而知。

太子妃王蓁看上去步步退讓,所以又是一出忍辱負重的戲碼?

不要輕易下判斷。TVB宮鬥劇中的女人,從不會如此簡單。

預告片已經出現了火藥味十足的對話。

這就是TVB宮鬥劇最核心的看點,宮心計。

女人較起勁來,絕不像男人對決一樣明槍明刀,而是一種靜水深流的智力交鋒。

例如,第一集太平公主讓王蓁領舞設計出醜,結果呢,卻被對方從容化解。這樣就完了?第二集又立刻直指對方謀害宋王妃。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但只有女人宮鬥?別忘了,還有蕭正楠飾演的何離,飾演的打入李隆基陣容的臥底,所以,女人宮心計之外,還有一出宮廷無間道?

宮鬥是表象,心計是根本, 果然,是十足的港味。

這部劇集複雜的地方,是故事劃分成了多條支線,而且要根據每條故事線,安排配置不同的角色。除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權鬥、後宮的爭奪,還有劉心悠飾演的角色進宮尋姐的支線。

怎麼平衡這些劇情和人物,讓每條支線都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才是導演編劇的難題。

好在,梅小青前四集的成果還不錯,編劇雖然不見得手法多高明,起碼規整充實不注水(目前看起來是這樣,希望播出平臺後面不要注水):一共才拍了25集,嚴格按照公式的TVB編劇法,拼的就是戲味。

連一個小皇帝的禪位戲,都演技在線,戲味十足,拍出宮廷內的人心詭譎。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起碼故事是明白清楚的,大部分時候邏輯在線,劇情不尷尬。角色各種側重特點鮮明,情緒調動方面做得也很有成效,就連幾場童年回憶戲,都拍得許多觀眾牽腸掛肚。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在港劇漸失港味的今天,能做到這些,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新港劇大製作,就拍出個五彩斑斕影樓風?

但《深宮計》留住了港味,卻輸在了革新。怎麼說?

過去的TVB古裝劇,場景因陋就簡,服裝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套。這一次呢?處處都是大手筆。

採用單機拍攝,趨向電影拍法。每場戲、每個鏡頭都會調色,透過顏色表達不同場景;再配合音樂、CG等效果,後期製作足足花了10個月時間。

一局四司(司珍、司設、司制、司膳)的服裝主色以4種顏色作區分,分別對應的是紫、藍、橙、綠,尚宮則採用咖啡色。所有角色的服裝、頭飾都是全新縫製及設計。演員每次化妝換裝都動輒數小時。胡定欣就曾說過,“我們的服飾和妝容每次都要花至少三個小時去弄。”

結果呢?觀眾不收貨。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當你以為自己進錯了影樓,其實你沒有。

胡定欣頂著一對高低眉出現在後宮中,讓人深深懷疑三個小時化妝到底是如何進行的?

四尚工一出,一人一個顏色,標準的亮瞎眼。

劉心悠的造型也值得重點強調一下。

37歲的女星,一身少女的打扮,這樣的造型搭配這樣的臺詞會不會違和呢?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相對於女星造型,男星造型則明顯正常、在線的多。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所以兩種時尚審美的battle才是這場造型設計的精髓?

這時觀眾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都是導演為了營造後現代的割裂感而進行的藝術設計。

審美可能是主觀的,再說《深宮計》是一部主打宮斗的古裝片,人物造型方面還是不要求那麼嚴格。

遺憾的是,該有的突破搞成了影樓風,該改變的TVB式不嚴謹依然如故。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米雪飾演的韋后,雖然妝容造型有條有理,但面對攻進來的太平公主,一個飛身飛上棺材是怎麼回事?古代的皇后武功都這麼高強了?

堂堂大殿之上,馬國明飾演的武將不需要通傳說進就進,按照唐朝律法這樣擅闖朝堂是要斬首的好伐。堂堂後宮內院,一個晚上從宮女、駙馬刀、女官到王妃進進出出個不停,所以古代的皇庭保安都要開除了嗎?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主要還是大家都太忙了,忙著宮鬥飆成語,真的沒時間按照歷史事實拍劇,所以導演只能犧牲掉歷史的真實感和層次了。

這還不算,有的時候為了劇情,編導甚至可以強行設置各種離奇劇情。最明顯的就是蕭正楠飾演的何離。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這個人物原本是非常悲情的,因為他深陷臥底使命和對馬國明的兄弟情中,總是在面臨著一種糾結和兩難的境地。

但是呢,考慮到他打入李隆基陣營後的一系列搞笑遭遇,就頓時讓人嚴肅不起來了。不經歷考核直接被馬國明現場招募入禁軍就算了,身為一個下級武官,天天和上司聯手查案。升級考核是李隆基親自扮刺客完成的,這樣的臥底是要上天?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說到底,當TVB努力提升硬件不成功的同時,最軟的軟肋依然那麼TVB,當今天這樣的TVB劇,還能打動當年的觀眾嗎?

全世界都看衰,港劇還能再造《金枝欲孽》嗎?

《深宮計》當然寄予著TVB絕地反擊的野心,作為與內地合作的年度大劇,這種主打宮斗的經典劇續集其實是具有先天優勢的。也可以看出,TVB在故事的編排和製作上也費了很多力氣。

經過前作的鋪墊,劇集風格和套路已經非常成熟了,只要是看過那些劇集的人對TVB配方也都會有所瞭解。

這樣一來,《深宮計》就省掉了許多的工夫,可以把心思專門用在故事上來。

又比如這些港劇老面孔帶來的熟悉感,幾張臉一湊就是滿滿的戲味,隨便一組就有CP特質。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也正是因為TVB劇的功架還在,《深宮計》裡這些不同出處、性格的演員混搭在一起,倒也不至於顯得違和和突兀,人物之間的火花,也顯得合理、有趣。

如果抱著想看老港劇、宮斗的訴求,去看這部劇集的話,那麼你應該不會感到失望。

但事實上,這部劇集能做到的,也就僅此而已了,一部合格好看的宮斗大劇。怎麼說,它畢竟都只TVB業體系下的一部流水線作品,又要受到很多進軍內地市場後的商業原則的掣肘。

而TVB劇日趨遭遇市場挑戰之下,我們總還是希望,TVB能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拿出更多反傳統、反常規,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的作品。

在這方面,《深宮計》本質上還是一部略顯平庸的傳統宮鬥劇。它做到了一部合格古裝劇最基礎的環節,那就是把故事講好。卻還很難企及《金枝欲孽》那樣的角色深度。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真正的宮鬥,是循環往復,永不停歇。

如果說宮廷是讓人慾望無限激發的角鬥場,那宮鬥,就是對人性最大程度的激發,或高貴,或骯髒。

你擁有時,也就被這座深宮同化了。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你擁有越多,你越可能深陷它構建的你死我活的封閉世界。

宮斗的悲劇在於,無用的結局已被寫定。

而《深宮計》則依然沒有突破近年來TVB宮鬥劇的窠臼,難以再現《金枝欲孽》式的劇集深度。

這樣優秀的平庸,有錯嗎?放在今天的環境下,有。

因為港劇的時間,實在不多了。

2017年9月播出的《使徒行者2》最後收官累計播放量21億。數字看上去很美,但靠的是《使徒行者》打下的收視基礎。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接下來的《溏心風暴3》,雷聲大,雨點小。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今年集合了苗僑偉、黃宗澤、吳卓羲、馬德鍾、王敏德、吳岱融、梁烈唯、伍詠薇等一眾演技派的《飛虎極戰》,口碑繼續滑坡。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港劇在努力追趕時代,卻終究難免敗於時代之手。

當年那個充滿新奇的新世界,正在變成今天的舊港劇,那些港劇曾經最擅長的東西,正在隨著最後一代港劇迷的漸漸老去,日益老土過時。

港劇要活,打通內地市場只是表,重建港劇的魂魄才是本。

《深宮計》港劇的板斧猶在,一打港劇演技派打底之下,也仍然揮得動刀。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但《深宮計》還能救港劇嗎?答案是,它最後必須成為又一部《金枝欲孽》,因為對於大眾來說需要這麼一部一洗頹勢的新爆款來找回對港劇的記憶,對於電視產業來說也需要看到這樣的爆款能帶來的巨大可能性。

可惜《深宮計》不是。

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港味既保留了港劇重生的一線生機,又成為困住港劇突圍的深宮。無論港劇如何創新,最後難免又回到這裡。

TVB拼老本的《深宮計》影樓風被罵慘?港劇還有救嗎?

只要還有一線生機,TVB劇還會一直活著(或以某種方式延續),那些TVB套路也會一直拍下去。

這場港劇的自救,由此成為一場西西弗斯式的宿命輪迴,即使無用,西西弗斯還是日復一日地推著石頭。

為什麼要推石頭?因為還有人愛著港劇。

可港劇真要活過來,就要走出深宮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