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看市|券商稱新藍籌機會突降 多領域投資紅利尖角初露

机构看市|券商称新蓝筹机会突降 多领域投资红利尖角初露

A股納入MSCI指數,部分券商表示,短期內來看,入摩對於A股資金面的直接影響有限,但有助於推動市場情緒回升。長期來看,對A股估值體系及投資風格的變化將產生重大影響

《投資者報》高方方/文

短期內來看,入摩對於A股資金面的直接影響有限,但有助於推動市場情緒回升。長期來看,或將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和投資風格,部分券商這樣表示。

光大證券認為,MSCI並不是救世主,短期助力反彈,長期不改走勢。在當下A股估值偏低的背景下,納入MSCI指數,5月依然有可能有數百億的資金流入A股,對A股市場5月走勢有積極影響。

華泰證券認為,納入MSCI或將從市場情緒、資金維度、投資生態等三大維度提振A股,短期內或將提振市場情緒,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同時A股入摩將帶來潛在增量資金,除潛在外資外,還包括國內新成立的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基金;另外,A股納入MSCI是A股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將進一步推動A股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同時未來或將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國內資本市場,並將逐步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生態。

平安證券表示,MSCI的正式納入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以及資產定價均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湘財證券表示,對於近期刷屏的MSCI,集中性大行情的概率不高。有了這樣的基本判斷,交易方向就更加的清晰,看好創業板和次新股這兩個領域機會,在次新股中機會相對多一些,對於大多數MSCI概念股則要多多觀望。

對於當前的市場行情,多家機構認為,無論是從估值還是盈利方面來看,下半年A股都相對樂觀,今年有望企穩向上。那些有望受益於估值中樞抬升的藍籌股和受益於新經濟崛起的“新藍籌”都有投資機會。

容維證券表示,目前短期存在向下探底的要求,但中線看股指沒有大幅下跌的空間,3000點底部位置是牢固的,目前大盤處於築底之後、行情啟動初期的陣痛期,或將反覆折騰、欲漲還跌,後市只有成交量有效放大之後才會走出一波強勢上漲行情,面臨方向性選擇。

對於投資機會,太平洋證券認為,既要配置在中國經濟擺脫長期低迷期、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估值中樞將有力抬升的藍籌股,也要配置受益於新經濟崛起的戰略新興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新藍籌”。關注受益推進改革的醫藥、醫療保健、軍工、半導體,受益於消費升級與消費下沉趨勢下的大眾消費;同時,大金融(尤其是受益於宏觀經濟增速平臺企穩的銀行)長期來看依然是核心資產,行業競爭格局改變後的週期股中具有競爭優勢的龍頭同樣需要均衡配置。

天鼎證券表示,A股納入MSCI存在“事件驅動”效應,隨著金融開放提速,A股國際聯動增強,投資氛圍將更加成熟理性。當前市場的機遇大於風險,藍籌板塊有望在炒作MSCI主題的催化劑下展開修復性行情。

方正證券表示,市場經過前期下跌之後,有所反彈,目前仍堅定看好,白馬股做底倉,繼續賺業績的收益,增加TMT、軍工、醫藥來進攻,5月份首選醫藥、銀行、軍工。

另外,繼海南公佈重大改革開放政策後,粵港澳大灣區或成為中國下一個對外開放的重點規劃區域,中信證券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會是一個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券商看盤

1

方正證券:

市場流動性緊張狀態緩解

方正證券表示,從近期的跟蹤來看,悲觀預期正在不斷修正,核心在於三點。一是經濟悲觀預期正逐步修復,4月份的出口、物價、信貸、社融數據均表現不錯;二是國內政策出現關鍵調整,定向降準、持續擴大內需的提出等,有助於經濟預期的修復;三是資管新規落地,且寬限期時間延長,過渡期延長1年半給金融機構更充足的整改和轉型時間,去年以來的金融去槓桿階段性落地,流動性緊張的狀態得到緩解,拐點確認。市場經過前期下跌之後,有所反彈,目前仍堅定看好,白馬股做底倉,繼續賺業績的收益,增加TMT、軍工、醫藥來進攻,5月份首選醫藥、銀行、軍工。

2

平安證券:

A股全球配置價值顯現

平安證券表示,MSCI的正式納入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以及資產定價均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8年的首輪納入預計給A股市場帶來千億規模的增量資金,境外資金正在成為重要的邊際交易變量,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比重抬升,給予價值投資更多估值溢價。儘管MSCI納入於6月1日以及9月3日正式生效,但是在2018年4月以來北上資金已經開始呈現加速流入的跡象,在金融開放市場化以及制度化的雙重因素推動下,A股市場的全球配置價值在逐漸顯現,人民幣資產配置經歷從無到有,全球資金的陸續進場是大勢所趨。

3

興業證券:

藍籌龍頭迎來價值重估

興業證券表示,2018年舉辦的博鰲論壇上,金融業開放政策持續超預期,尤其是提升互聯互通每日限額的額度,在今年MSCI加入A股的關鍵節點上,市場預期MSCI對A股的納入從分兩步走提前為一次實施。

短期MSCI納入A股預計帶來的增量資金,隨著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加入到A股的投資中。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開放推動A股價值體系更加完善,隨著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加入到A股的投資中,中期藍籌龍頭的價值重估趨勢不容小覷。

4

中信證券:

粵港澳大灣區強勢升級

中信證券表示,繼海南公佈重大改革開放政策後,粵港澳大灣區或成為中國下一個對外開放的重點規劃區域,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會是一個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主題性投資機會。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完全具備成為世界級灣區的條件,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新的經濟增長極。其一,區域交通一體化。更重要的是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改革,支持創新企業。澳門被定位為灣區娛樂與旅遊中心,預計將成為大灣區的最大受益者,整體灣區旅遊產業也將受益。其二,地產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內具有豐富開發經驗的企業,完全有可能把握本輪機遇。其三,電子高端製造。預計其中最受益的將是消費電子、半導體產業、顯示面板等子領域。最後,金融行業。銀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具備增長潛力。■

熱文回眸:(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個維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爐 哪些銀行被客戶瘋狂打call?

中國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兒了?”(附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