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漫長的封建時代中,一言九鼎的皇上住的地方,自然是非常的豪華奢侈。


我們知道,在漫長的封建時代中,一言九鼎的皇上住的地方,自然是非常的豪華奢侈。

不僅頭上蓋的是珍貴木材,腳下踩的更是“金磚”。

金磚,這是流傳在老北京坊間的一個詞,在老北京有一句話叫做:“紫禁城裡的地都是用金磚墁的。” 也就是說故宮裡鋪的磚都是用金子做的,當然這是一種很誇張的說法,並不是真的。

雖然紫禁城鋪地的不是金子做的磚,但價格和金子也差不多了。

前些年,一對永樂的御窯金磚就通過拍賣以80多萬的價格成交。那麼為什麼故宮磚的價格這麼高呢?從頭說起

蘇州的陸慕磚窯舊址

厚度大、吸水性強、質地冰涼,這種地磚可以說是相當精緻了,當年故宮裝修時的地板便採用“御窯”生產出來的方磚。

“金”與“京”發音相似,再加上老百姓對故宮金碧輝煌的印象,因此“京磚”就逐漸被叫成了“金磚”。

一塊磚的用時要整整七百二十天,也就是兩年! 所以當年才有“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而要是按照現在金價來算得話,估計一塊磚也不少於10萬塊錢。

取土 製坯 燒製

出窯了還要用上好的桐油浸泡,最後等表面十分光澤了,才算是完成任務了。

如果一批磚中抽查到有6塊達不到既定的要求,則這一批磚都要作廢,要重新燒製......

這些金磚的背面不僅有年號,還有工匠的名字,這裡的每一塊方磚都有自己的來歷。

即便準時交付順利進京了,在鋪設金磚時名堂也不少,據悉每個瓦工和兩個壯工每天只能墁五塊。

一塊地磚花兩年時間完成,有人曾不完全統計過,據說當年建造故宮的時候,大概用了8000多萬塊磚......

故宮建成後的金碧輝煌讓百姓們驚歎不已,難怪坊間會有“紫禁城的磚是用金子做的”這樣的傳言。

這些經過細緻工序燒製而成的磚已經成了神話,能賣到天價也是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