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含金量越來越低,農村的孩子讀博士還有前途嗎?

網友一:

很多人說寒門難出貴子,為什麼難出,真的是因為錢的問題嗎,或許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的眼界的問題,寒門之所以被稱為寒門,我想,一方面是經濟上比較貧乏,另一方面就是思想層次比較低,換句話說就是更看中眼前利益,無法長遠去想一件事,但也可以理解,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或許農村孩子讀完博士,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富裕家庭的孩子,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心急吃不了肉豆腐”,事實上完成階層的轉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每一代人去默默努力的,我們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孩子就能更進一步。

農村孩子讀完博士出來,或許眼前的利益一般,但是我相信,會給整個家庭帶來非常好的向上的力量。

學歷含金量越來越低,農村的孩子讀博士還有前途嗎?

網友二:

學歷越來越水,不知道你要學歷怎麼樣就不算水,至於農村孩子讀博士有前途嗎,我可以肯定得回答,只要條件允許,自己能考上,讀博士前途怎麼樣不好說,對個人人生髮展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第一,我感覺學歷現在的確是越來越普遍,並不是說學歷越來越水,只能說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相對知識越來越少,但是絕對知識量上絕對是多了,要說學歷水了有點偏激。

第二,至於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我認為還是教育,多少人在今天提倡讀書無用論,多少人貶低高考,但是我認為一個農村孩子,要想離開農村,只有教育,高考是農村孩子最公平的離開農村改變命運的機會,至於說的小學畢業生領導博士生,初中沒畢業創業身價百萬的,那是故事,聽聽就行了,你要真小學學歷去創社會,只有出苦力一條路了。

第三,至於農村孩子讀博士有沒有前至於說的途,不管農村孩子,還是城市孩子,學歷越高選擇的機會就越多,因為那樣你的眼界肯定寬廣,看問題的思路肯定不一樣,前途一定不一樣,要是有機會讀博士,一定要讀博士。

網友三:

從邏輯上講,如果學歷越來越水,那就更應該去拿學歷。因為你不拿,而別人拿,你的競爭力就小了。拿我們這些在高校做行政工作的為例,有的學校允許在職讀博士,於是大家都去讀,你不讀就落伍,沒準哪天要求處長必須有博士學位你就只能哭了。

讀博士肯定不算最有前途的選擇,到一定算是有前途的,畢竟你可以做其他人做不了的職業。在應聘時看到只招博士時你肯定會有種“這個職位為我量身定製”的感覺。凡只招博士的崗位,起薪肯定是不低的,而且大部分都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路徑,如果自己再努把力,完全可以躍升到中上階層。

很多人會下意識按西方家族傳承模式來思考,即上一代先有錢,再投入教育,下一代進入精英階層。但實際上,上一代教育水平高,下一代同樣有機會進入精英階層,而這條路,對於想改變家族命運的農村孩子,更容易實現。

學歷含金量越來越低,農村的孩子讀博士還有前途嗎?

網友四:

現在的學歷確實越來越水了,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都可能是本科,研究生。但就因為這個就不繼續深造嗎?現階段的博士是比較少的,至少沒有爛大街,所以如果有機會有想法還是應該讀的。讀博士不是單純的求學歷,在學習深造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進取和跨越。農村孩子更需要這種跨越,更需要通過學習來開闊眼界,當然過程是痛苦的,或許經濟上會有壓力,但現在讀研讀博都是有補助的,讀博更是可以接課題,獲得相應的報酬,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就業啊。

總之,人不可只看眼前利益,長遠打算,有機會有能力還是值得讀的。

網友五:

我感覺,特別有需要,常常聽父母說,農村的孩子要想有出路,就一定要上學,走出去,開闊眼界,才會見識的更多。以前不懂,現在才感覺的到,和身邊的小夥伴相比,你學歷越高,懂得也就越多,而且機會也會越多,況且咱們國家的一些公司都是先看學歷,這也不能埋怨,因為公司不可能一個一個的去了解應聘者,只能去用這些簡單直接的方法去篩選。

作為我自己來說,自己畢業是碩士,特別想考博士,但是很多的因素牽制著自己。最後給農村的孩子說一下,如果有機會考博,一定要考,未來的國家是不斷髮展的,高科技也是層出不窮的,多學東西,學精知識非常有必要的。

學歷含金量越來越低,農村的孩子讀博士還有前途嗎?

網友六:

如果家庭條件許可,且本人又有興趣,就堅決地,毫不猶豫的讀下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不要管它水不水,水了,就都水了,再怎麼水,還是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個問題自己一個要弄明白。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用,一定不要死讀書,要做到學以致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勸君還是讀下去。什麼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見,萬不可隨波逐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