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明萬曆年間的廟、清道光年間的橋、舊時期的縣道、燒柴火的飯館、光滑磨去稜角的石板路,以及青瓦下的老式民居,都是對重慶江北一條老街的描述。這條老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進程中,也曾輝煌一時,如今卻已是“英雄遲暮”,傳統風貌逐漸消逝,今天重走這條老街,用鏡頭記錄光陰的故事。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這個地方叫寸灘老街,與洋人街隔江相望,目前洋人街也在搬遷進程中,兩者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啊!大概在明朝時這裡就已形成聚居地,這裡一度是繁忙的輪渡碼頭,也是舊時渝萬路、五唐路沿線的重要交通中轉站。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老街旁有三座高低不同的高架橋,最低的就屬於當年五里店到唐家沱的五唐路其中一部分,中間的是後來修建的海爾路,最高的是即將通車的軌道4號線。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橋下那條河,有的說叫肖家河,有的說叫雙溪河,從渝北的龍興鎮流下來,最終經過至善橋後匯入長江。這座至善橋修建於道光年間,有近兩百年曆史。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藏在民居中的觀音閣,據說早期是龍王廟,祈保航運平安的地方,後來才變成的觀音閣,它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老街農貿市場旁邊牆上印著《市民公約》,這大概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物。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這裡還有一家飯館,大概已經營業了五六十年,有家常小炒和豆花飯,現在仍然使用柴火和土灶,很多人還會專門開車過來吃飯。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曾經這裡還有火鍋店、茶館。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而如今,這裡多數房子都已“人去樓空”,只剩下少數老人還居住在此。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從寸灘老街來到長江邊,可以打望新建成的寸灘大橋,可以看到對面的洋人街,還有旁邊的寸灘港和遠處的大佛寺大橋。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寸灘老街將在未來幾年打造成全新的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區,規劃面積比重慶著名古鎮磁器口還要大。據說會恢復當年的“碼頭文化”,重建老寸灘碼頭;觀音閣、至善橋將會維修並保留,而其他的房屋建築將全新規劃和修建,到那時,從寸灘站到長江邊這一大片地方都屬於這個旅遊風貌區。

重慶將打造新的巴渝旅遊風貌區,規模比磁器口還大

也許你會說,眼下這破破爛爛的一條街有什麼好看的?但是,當某一天這個旅遊區建成了,滿街的火鍋店、陳麻花、米花糖,那時你可能會懷念現在這條老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