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談及勞力士和歐米茄,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它們都是在中國已經頗為成熟的瑞士鐘錶品牌,知名度相當。而且它們級別相當,價格區間也多有重合,很多人猶豫不決不知道該選哪一個好。無論是貼吧還是論壇上各種對比爭論層出不窮,可見其間的腥風血雨。 這場王者爭霸,到底誰是贏家?今天我們從以下幾方面比較一下。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品牌文化

勞力士和歐米茄的品牌文化其實從品牌標誌上就能窺得一二。我們都知道勞力士的標誌為皇冠圖標和“ROLEX”字母相結合,定位了勞力士在鐘錶行業的王者地位。但其實勞力士最初的標誌是一隻伸開五指的手掌,它表示該品牌的手錶完全是靠手工精雕細琢的,皇冠則是經演變而來。

歐米茄的品牌標誌是希臘字母“Ω”和英文字母“OMEGA”相結合。“Ω”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它象徵著事物的伊始與終極,就像哲學中“最後意味著最初,結束亦是開始”的循環。代表了“完美、極致、卓越、成就”的非凡品質,詮釋出歐米茄追尋“卓越品質”的經營理念和“崇尚傳統,並勇於創新”的精神風範。

勞力士手錶“穩重、適用、不顯浮華”,它品質精良,工藝精湛,糅合尊貴、典雅和獨特氣質於一身。有人愛它的精確,有人愛它的典雅,有人愛它的堅固……一旦擁有,一“勞”永逸。比起勞力士的穩重,歐米茄則稍顯活潑。它可以說是最早推行國際性市場推廣及大型廣告計劃的先驅,其廣告歷史令歐米茄這個品牌舉世知名。所以有的勞力士的忠實愛好者會說,歐米茄都是靠廣告“炒”起來的。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功能

勞力士幾乎從來都不製造複雜功能的腕錶,有人說勞力士是不屑去做,是市場戰略的問題;有人說是技術問題,勞力士不能保證在擁有複雜功能的同時再保證自己的精確耐用,還有人說勞力士是日常佩戴而不是用來秀的腕錶,年產量高複雜功能跟不上,售後會更麻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具體原因誰也不知道。不過前幾年勞力士推出過一款Sky-Dweller年曆表,這款年曆表在技術上十分先進,在保證精準耐用的同時,用起來還非常方便。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而歐米茄在複雜功能上則毫不避諱,它製造了世上第一隻中置陀飛輪手錶。中置陀飛輪腕錶的指針無法以常規的方法安置在中心軸上,而是蝕刻在藍寶石水晶圓盤上,通過圓盤外緣的傳動裝置來驅動其運轉。這個過程的艱難難以想象,最終由歐米茄製表大師花費了540小時親手締造。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談及勞力士和歐米茄不得不說一下它們的防磁功能。在歐米茄“大黃蜂”出現以前,勞力士推出的首款防磁腕錶“綠玻璃”一直獨佔鰲頭。當時,勞力士“綠玻璃”制霸表圈,表友無數,導致一表難求。直到歐米茄推出了以15000高斯超高防磁著稱的大黃蜂,終於棋逢對手,防磁VS防磁,閃電VS蜜蜂,叫人難做抉擇。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另外,勞力士和歐米茄的計時功能也都不可小覷。勞力士宇宙計型迪通拿是特別為進行長途賽車的車手而設的計時工具,腕錶的計時秒針讓佩戴者可準確至每1/8秒。而歐米茄在計時功能也有卓絕的表現,它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包括要求極度準確的游泳和競賽項目)及於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舉行的自動賽車隊制錦標賽(CART)的指定計時器械。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機芯

勞力士和歐米茄作為歷史悠久的瑞士表,都曾歷經石英風暴,卻在在石英風暴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歐米茄側重石英機芯的運用和研發,早在1964年便開始開發電子錶,而其機械機芯則日漸式微。而勞力士儘管參與到了石英機芯的發展中,卻並沒有大批使用,它仍然側重機械機芯的研發生產。石英風暴後勞力士迅速崛起,歐米茄卻日益衰落。1988年,勞力士推出3135機芯,它是由3035機芯改進而來,3135做了一些小的變動,橋式擺輪夾板由單支點發展成為雙支點,更有利於擺輪的穩定運行。因其穩定性、精準性的優良,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譽。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其性能得到了時間的驗證,也是勞力士現今最基礎的機芯。歐米茄痛定思痛、奮起直追,1999年歐米茄推出2500機芯,2007年革命性自產同軸機芯Cal.8500/8501面世,終於讓歐米茄成功華麗轉身。這裡就比較下3135機芯與8500同軸機芯。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勞力士3135機芯

3135機芯是勞力士目前生產數量最大,時間跨度很久的主力男表機芯型號,改進自第一款28800擺頻的機芯3035。3135設計和工藝更加成熟,是大家公認的一代“機芯王”。它被應用於幾乎大部分的勞力士經典錶款中,例如潛水錶中著名的“水鬼”、Datejust和Deepsea系列等。

在機芯的自動上鍊系統中,勞力士機芯配備一些特有的紅輪,紅輪上採用的TEFLON噴塗工藝,在防腐,耐磨損,減摩擦等方面都表現優異。為了加強防磁抗震功能,3135機芯後來採用了Parachrom藍遊絲,Parachrom藍遊絲是勞力士在無卡度遊絲的基礎上開發的。現在勞力士3135機芯都採用了這種遊絲。此遊絲不受磁場干擾,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仍維持穩定狀態,同時比傳統遊絲的抗震力高出10倍。當然,再完美的產品也有不足之處,現在的3135機芯啟動性能稍差。但瑕不掩瑜,3135機芯至今仍然是一枚非常優秀且經典的機芯,非常“耐操”,不愧其“機芯王”稱號。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歐米茄8500機芯

歐米茄自產的8500機芯標誌了歐米茄重新迴歸自行設計並生產獨有機芯的瑞士鐘錶製造商之列。提到8500機芯就不得不提到同軸擒縱,擒縱裝置可以說就是機械腕錶的心臟,然後歐米茄就在同軸擒縱技術上不斷髮力,包括今天的8500機芯。而新的8500機芯據說是由歐米茄自行設計並生產的,共202個元件。和2500機芯相比,8500解決了2500頻繁偷停的問題,在擒縱輪方面進行了比較大的革新。由原來的雙功能輪改為三功能輪,同時也為機芯節省了大約13%的空間,有利於機芯的進一步改進。雖然擒縱輪有所更新,但8500的仍然堅持採用被認為是與同軸擒縱機構最為契合的25200次/小時的擺頻。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歐米茄在8500機芯的基礎上又開發了“至臻同軸”機芯,也就是把最容易受磁場影響的機芯核心部件擺軸組件換成了具有極高防磁性的創新材料(Nivagauss),同時部分採用鋼材質的其它部件也換裝了比較防磁的新材料。並且使用了非磁性性質的硅遊絲,進而將腕錶的防磁功能提高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新高度,也就是防磁15000高斯,這一機芯已應用在歐米茄幾乎所有新品中。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外觀風格

勞力士和歐米茄在手錶外形上風格大不相同。勞力士沉穩內斂,歐米茄青春時尚。在逛論壇貼吧時,常常能看到一些回帖:”我戴歐米茄,我爸爸戴勞力士“,”勞力士更穩重一些”,”歐記款式更多,更時尚“...勞和歐雖然很多產品在同一價格區間,但受眾群也是有所不同的。而立之年或更成熟的男士願意購買更耐用更沉穩的勞。歐米茄總的來說,更受年輕人和時尚人士喜愛,像美國超模辛迪·克勞馥、第五任“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都曾是其大使,章子怡、張學友曾是其代言人。歐米茄最具辨識度的要數星座系列。世人所熟知的”託爪“設計就是這一腕錶系列的標誌。勞力士在中國曾是身份的代表,有一時期又成為暴發戶的體現,但無論其怎樣發展,其外觀風格其實一直變化不大,很易辨認。勞力士沉穩、霸氣、奢華、典雅、內斂,它又精準、堅固、耐用。勞的粉絲在中國不可小覷,而其中”水鬼“更是愛好者眾。

勞力士VS歐米茄,誰能贏?

保值性

奢飾品腕錶的保值性一直也是買家考慮的因素之一,也是市場銷售的有效助推器。設想一下,如果買的腕錶可以保值甚至升值,誰不想花錢去買。相比於歐米茄,勞力士更具保值性,在一些賭場裡,也只有勞力士可以充當硬通貨。在二手市場上,勞力士是必不可少的拍賣常客,相比數量上沒有優勢的歐米茄,勞力士幾乎每場拍品的份額甚至能佔到總數中的多數,良好的拍賣成交率和堅挺的成交價自然讓拍賣公司樂意為之蒐羅奔忙從而形成了良好的循環。

勞力士和歐米茄在這場王者爭霸賽中到底誰是贏家?筆者也不能給出明確結論,只能說:求“穩”勞力士,求“新”歐米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有一個相當的對手總好過百年孤獨。在漫長的歷史中,勞力士和歐米茄不斷進化和摸索,最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DNA。最終怎麼選擇,到底還是要看個人喜好。而品牌間的良性競爭才能讓各自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