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如今的中國憑自己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進步著。親們還記得曾經的崢嶸歲月嗎?還記得那些在艱苦中奮鬥,為了中國能站穩腳跟,能挺直腰桿付出生命和青春的人們嗎?

電影《橫空出世》講述的就是中國搞原子彈的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1953年有一支歸國的中國軍隊神秘的消失了。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李雪健飾)接到中央委派的使命,帶著一支英雄部隊挺進戈壁灘。駐紮到中國的大西北,秘密建造原子彈發射基地。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另一邊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與妻子王茹慧(陳瑾飾)旅美留學歸國,希望為中國的建設出力。

無奈那是個政治敏感的時期,王茹慧由於父親在國外做研究工作,被認為不適合參與這項機密工作。

就算在家裡,只要涉及到工作,也有警衛員把她和丈夫隔開。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同樣的遭遇陸光達也經歷過,僅僅因為和入籍美國的老同學在機場寒暄了幾句,就被懷疑。

不過電影給我們一個比較圓滿的交代,兩個人最後都被認可了。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想要了解相關時代的情況可以看看小說《三體》第一部的開頭部分。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要充分的尊重科學文化,尊重知識分子。要用人不疑,否則就是耽誤自己的發展時間,還傷了人心,壞了風氣。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1959年6月,參與中國核研發的蘇聯專家被撤離,中蘇的蜜月期結束了。用僅存的資料,我們必須自己推算出中間過程,突破技術難關。這一過程,美國用了6年,英國用了5年,蘇聯用了8年。而當時的中國,只有中科院有一臺計算機,還是很多科研部門共用的。中央決定開啟596計劃,我們自己“種蘑菇”。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沒有優越的條件,靠技術人員們用算盤打。拼命努力的工作,連吃飯都是抽空啃個饅頭。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我們不光攻克了難關,還算出了計算機設置的誤差。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理論難關攻克了,接下來就是實踐了。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人靠精神抵禦艱苦,但工程必須按照嚴格的標準施工。提煉鈾礦的水是一車車日夜不停的運輸到工程地點。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也給506計劃增添了不少困難。本來大家就只有渾濁的鹹水喝,這下好,交通不便斷糧的日子,就只能喝野菜湯啃窩窩頭了。

最終,克服了無數難關,598計劃順利完成。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整,596原子彈在羅布泊核試驗基地成功爆炸,試驗成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橫空出世》:回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1966年5月9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核試驗,同年12月28日,又用塔爆方式進行了氫彈原理試驗,次年6月17 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更為重要的是,它實現了氫彈與運載工具的結合,使氫彈從一開始就成為一種實戰兵器。

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用了4年,英國用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而中國只用了兩年8個月,創造了核武器發明研製史上空前的奇蹟。

電影中的角色,當然是有原型的。在我們記住鄧稼先、徐克儉這些參與工程的科學家和軍人的名字的同時,更應該記住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奉獻者。

在我們如今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回望過去,應該記住過去那些歲月的輝煌和教訓。再接再厲,創造美好的生活,反抗不公和腐敗,建立法制的國家,為中華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