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解決無線高溫測試難點

首次開展封閉式高溫熱處理爐計量檢測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高溫、超高溫、低溫、超低溫等非常態實驗及工程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工業熱處理、重大裝備及精密製造技術的發展也對溫度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傳統的測溫系統由熱電偶或鉑電阻、補償導線及顯示儀表組成,將溫度傳感器通過驗證孔或設備門縫放入被檢測環境中,顯示儀表置於被檢設備外部,顯示或測量被檢設備各點溫度值,測溫元件與儀表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此類基於傳統的有線連接在有些惡劣環境和距離較遠的場合很難實現準確測量,傳統的有線溫度測溫儀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由於溫度傳感器補償導線本身尺寸的侷限,很難保證實際測量過程中被檢設備密封性的好壞,環境監測時已無法滿足使用需求。

封閉式高溫熱處理爐500℃~1300℃的溫度檢校因無法進入被檢設備腔體內而一直是國內檢測的大難題。熱處理爐如何能保證此溫度精度一直困擾著企業。由於熱處理爐一般體積大,內部溫度高,無法利用常規的計量設備以及現有方法進行檢校。

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專業技術人員多次深入企業做調研工作,整合資源和技術優勢,最終確定了“高溫熱處理爐校準技術方案”,順利解決了大型精密機械製造企業高溫爐的檢測難題。此次山東省計量院配備的熱電偶工作溫度高達1300℃,精度±1.1℃或±0.4%,隔熱組件的耐熱時間可達到600℃持續9h,800℃持續6.5h,950℃持續5.2h,滿足了熱處理爐對檢測的要求。在檢測過程中,整套設備都可以放置在被測環境既熱處理爐中,通過無線發射的功能實時監測整個檢測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情況。

無線溫度檢測設備將溫度參數轉化成相應的電信號,並對接收終端發送無線信號,對系統實行檢測、調節和控制。無線設備在溫度測量中擁有傳統溫度測量設備不可比擬的優點,如體積小、數據存儲量大、布點簡單、軟件操作簡單,能夠彌補現場環境惡劣、讀數不方便、不能夠實時觀測測溫環境實際情況等問題,為溫度計量工作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工作設備,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

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緊貼產業計量需求,創新方式方法解決技術難題,走到了國內高溫檢測的前列,為企業新舊動能轉化貢獻力量。在服務過程中,檢測人員專業全面的技術能力、細緻認真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客戶的好評,為塑造山東計量品牌貢獻了力量。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