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科普帶你走遍中國村莊。泰安市寧陽縣蔣集鎮添福莊村,其在縣城東北23公里處,北依大汶河,西臨苗家河。據村內石碑記載,康熙年間稱天祿莊。清咸豐《寧陽縣誌》中稱天福莊,後改稱添福莊。本圖集主攝村內黃家大院及黃家家廟,從清代大員黃恩彤宅第殘存遺蹟遺物,看當年的輝煌。


農業知識科普帶你走遍中國村莊。泰安市寧陽縣蔣集鎮添福莊村,其在縣城東北23公里處,北依大汶河,西臨苗家河。據村內石碑記載,康熙年間稱天祿莊。清咸豐《寧陽縣誌》中稱天福莊,後改稱添福莊。本圖集主攝村內黃家大院及黃家家廟,從清代大員黃恩彤宅第殘存遺蹟遺物,看當年的輝煌。

黃家大院始建於1851年,距今已經167年的歷史。黃家大院北依滔滔西去的大汶河,南望蒼翠茂密的告山群。大院背北面南,呈長方形,佔地100餘畝。因其位於農村,缺乏有效的保護,破壞嚴重,四處可見的窟窿,破損嚴重的木質橫樑,風雨侵蝕的圍牆。

這處幾經改造的房屋依然沿用著百年前的立柱,滑落的紅瓦,年久失修的屋頂葦箔也已腐爛、塌陷。

這處僅剩幾堵山牆的所在,牆體裂縫似乎被樹木有意的剝離著,或許再有三五年,這裡的一切都將變為這些樹木的養料,不知下次再來時,它是否依然屹立。

厚厚的塵土掩蓋了半個石鼓,上邊的瑞獸也已幾近磨平。

黃氏祠堂在村裡西南老街東段路北,南北長30.6米,東西寬18.9米,佔地面積580平方米。黃氏祠堂為二進院落,門開八字,左右各一門牆成扇形敞開。中為七層臺階,臺階兩側,各有一長條形石臺,與門牆平行。石臺與門牆外首,東西各一尊石獅,雄壯威武。拾階而上,便是祠堂大門。大門的上方有一橫匾,上書“黃氏宗祠”四個大字。

這處所在是看著最為完善的建築,青磚、灰瓦樸素、端莊,屋脊上的小獸幾百年如一日的依然守護著這處宅院,守望著這個偏遠的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