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衣服是人的第二張臉,也是時代的名片。

無意間在網上看了一集小眾紀錄片《國家相冊·那年流行色》,短短五分鐘節目,卻囊括了建國以來近七十年的服裝流行變遷。

節目中有句話:在長達幾十年裡,藍、灰、黑是中國服飾的主流顏色,服裝款式更是千人一面,再愛美的姑娘,也只敢在細節上小小地花些心思。多掐一點腰身,多系一條絲巾,就能興奮好一陣子了。

這句話有兩處很有意思,一個是“長達幾十年”,另一個是“敢”。為什麼這三種單調的顏色可以長期統治數億人的生活?為什麼稍加改動都膽戰心驚?在“每天都缺新衣服”的我們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但節目中卻隻字未提。

1

時間再往前推20年,那時世界的時尚之都不是巴黎,而在魔都上海。因為上海,modern(現代的、流行的)第一次被譯為“摩登”,

摩登就是上海另一個名字。

假如你一覺醒來,站在1930年的外灘,你可能分不清自己置身巴黎、倫敦、還是上海。巴黎時裝、英式下午茶、瑞士銀行、美國大片、歌舞廳、檯球館、私人訂製的裁縫店熱熱鬧鬧地包裹著你,最新款勞斯拉斯駛過堪比第五大道的南京路。白俄羅斯舞女剛剛下班,身穿短裙和高跟鞋從身邊走過,像一陣溫柔的香氣。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上海這個風情萬種的少婦,用她特有的流光溢彩迎接每一個異鄉人。那句有關巴黎的話,用在它身上正合適: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上海,那麼它將永遠陪伴你,上海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創辦於1925年的《良友》畫報是時尚界的大IP,它類似於《時尚芭莎》+《知音》,封面上當紅女星的時裝是女孩子們的穿搭指南,你完全想象不到近百年前的衣服竟然如此大膽開放,放在今天也不過時。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這是《良友》(1934年1月)最著名的封面之一,時髦的泡泡袖洋裝,誇張的耳環,修長的手臂擺脫了長袖的束縛,背景的羅馬數字鐘錶充滿了現代感。英文標題為“中國最風行最有魅力的雜誌”。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一絲不苟的大波浪,性感紅唇配上高挑的眉毛,微胖也很美。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胖女孩不用遮遮掩掩粗壯的手臂,波點的紅色緊身背心裙,不鏽鋼傘柄的遮陽傘是夏天出遊標配,說不定還抹著防曬。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猛一看這位小姐姐,神似英劇《唐頓莊園》裡的大小姐(右圖)。

潮流是水,隨著城市的風格改變方向。如果說上海是風姿綽約的少婦,那麼北平就是秀外慧中的淑女。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電影《無問西東》還原了民國的北平氣質。女孩子們穿著裁剪得體的短旗袍優雅地走在校園裡,男生則是一身西裝,充滿魅力。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1924年春,泰戈爾受邀到清華大學演講,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因此有了這張照片。林徽因身上完美體現了中西合璧,七分袖過膝旗袍、白手套,還有今天的女孩子都在穿的絲襪皮鞋的搭配,端莊大方。

2

青春苦短,容顏易老,只有愛美的心永遠年輕。在50年代末,上海、北京的教授、工程師遷居偏僻的內陸接受改造時,隨身還帶著外國進口皮箱,裝著真絲襯衫和皮衣皮鞋。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布拉吉”是這時的經典款式,“布拉吉”是俄語“連衣裙”的意思。在中蘇蜜月期,俄語就像現在的英語,是中學必修課。俄國電影大量引進,“布拉吉”就是從電影中走出來的。

它裙長過膝,配有腰帶,花色多樣,如今夏天還會看到老太太們在穿。在王蒙的《青春萬歲》中,就寫了幾個女中學生換上了五彩斑斕的各式布拉吉來盡情袒露自己健美的身材。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60年代颳起了一陣“破四舊”的風,號召人們拋棄落後的思想觀念,旗袍洋裝被趕下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中山裝和軍裝。一瞬間,世界只剩下了藍黑灰綠四種顏色。因為沉悶單調的衣服,中國人被西方人形容為“藍螞蟻”。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最壯觀的場面是下班時分,從國營大廠的大門湧出的人流,都著藍、灰工作服,遠看呈灰暗一片;片刻工夫,黑壓壓的人群跨上自行車,輻射狀散開,匆匆消失在回家路上。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最搶手的是軍裝,誰都想搞到一套,沒有全套,半身也行;沒有新的,舊的也行,而且越舊越說明是老資格。有些人還會特意給衣服打上補丁,表明自己艱苦樸素。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只有在夾道迎接外賓時,女孩子為了完成任務,迫不得已把花裙子套在褲子外面,外賓來了,把褲腿挽起來,外賓走了,再將褲腿放下,把裙子疊起來放進包中,迴歸千篇一律的生活。

3

1978年迎來了改革開放,街上允許更多的顏色出現了。可能是黑藍灰穿得太久,人的想象力也暗淡了,接受不了世界上竟然還有其他樣子的衣服。當人們第一次看到喇叭褲、蛤蟆鏡、膝蓋以上的短裙時,就像看到了什麼傷風敗俗的事,唯恐避之不及。在大部分人眼中,那些勇於吃螃蟹的人,男人不三不四,女人不自尊自愛。

那些飛揚的裙襬,點亮了一個時代

“穿條褲子都缺德”是80年代的事。1980年4月,《北京日報》刊登了一篇《不能眼看這些青年墮落下去》的文章,把喇叭褲,蛤蟆鏡看作“二流子”(流氓)的打扮,呼籲大家救救孩子。有些地方還組織了糾察隊,在大街上巡邏,看到喇叭褲動手就剪。

衣服可以每天換,但轉變觀念卻用了十年。直到90年代,“奇裝異服”才慢慢變得家常,隨之改變的還有價值觀,扔掉鐵飯碗下海經商、投資房產、鼓搗互聯網……

衣服是人的第二張臉,也是時代的名片。從穿著可以看出人的格調,也能窺見時代的封閉與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