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競爭加劇,世鰲國際類餐飲競爭策略能否取勝?

過去的三年裡,共享辦公由雙創政策激發、並受資本影響由個體快速爆發到集體合作頻繁。自2018年起,一方面行業內併購頻頻,與B端合作不斷擴大與深入;而另一方面仍有實力雄厚的新玩家不斷湧入,較低的行業門檻與廣闊的市場容量使得共享辦公行業正邁入競爭更充分的發展期。值此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

5月17日,以“新時代,重新定義辦公”為主題的世鰲國際2018戰略發佈會在北京舉辦。在本次會議中,世鰲國際創始人兼CEO劉天飈提出了以“新體驗、新智能和新生態”為支撐的“新辦公”理念,總結了世鰲國際十年發展歷程中的實踐經驗,闡述了新十年的發展戰略與今年的重點產品與佈局,並提及正在準備新一輪的融資。

如今共享辦公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但作為新興產業尚未步入成熟期,群雄爭霸下的競爭格局會走向何方,企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這是共享辦公領域眾多玩家共同面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共享辦公即將進入發展黃金期?

共享辦公為各種體量的企業提供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的辦公空間、設施和社群服務,2015年起在國內開始風靡,尤其是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更是遍地開花。經過兩年多的行業發展與洗牌,共享辦公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調整期。科技部火炬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各類眾創空間共計服務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近40萬家;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眾創空間超過5500家。玩家眾多,不可避免造成競爭激烈、合併頻發。由此可見,目前主要針對創業者的共享辦公行業仍屬於新興產業,相比於傳統辦公行業,它的發展不僅並未進入成熟階段,還面臨著許多自身發展的問題和瓶頸。根據業內人士預測:目前行業已迴歸理性,但客戶需求與商業地產供應依然旺盛,接下來的五年,才是共享辦公的發展黃金期。

這與第三方智庫的跟蹤研究結果不謀而合。長期跟蹤互聯網新經濟發展趨勢的艾瑞研究院副院長金乃麗指出,“共享辦公的想象空間在於打破租金的天花板,實現收入結構多樣化。執行精細化運營,從加法到細分客群的減法是當前的明智之舉。”

由此可見,不管是共享辦公運營商還是想要進入共享辦公行業的開發商和投資機構,都普遍開始迴歸對產品本身價值的關注。眾所周知,中國公募REITs已經進入倒計時,未來存量市場的黃金紅利的獲取,靠的一定是各個空間運營商們的運營能力與資產管理能力。

共享辦公競爭加劇,世鰲國際類餐飲競爭策略能否取勝?

產品升級和辦公生態構建“護城河”

據官方資料,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世鰲國際在全國8座一線與新一線城市CBD中央商務區擁有個18家辦公中心,服務企業9000家,為企業節約60%的辦公成本。據世鰲國際創始人兼CEO劉天飈介紹,過去十年世鰲國際堅持產品與運營的核心路線,贏得了不少用戶口碑,並跑通了“盈利性擴張”這條路。劉天飈還認為,共享辦公不僅需要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還需要更多的連接。因此,在產品升級之餘,世鰲國際也強調辦公生態的構建。

在此次發佈會上,世鰲國際與首批合作伙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首批戰略合作伙伴包括互聯網專業招聘平臺拉勾網、商業安全工具天眼查、提供財稅服務的智能財務系統首財官、文學IP運營商白馬時光孵化的白馬文創、不動產運營管理機構斯維登集團、自駕租車品牌悟空租車、中國商務服務峰會、健康養生服務機構華夏良子、國際設計與藝術聯合體ID&A、互聯網法律平臺綠狗網十家企業。據瞭解,本次繫世鰲國際辦公生態構建的第一步,未來將會與更多具有業界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共同打造全方位、多維度的企業服務辦公生態鏈,希望可以盡最大可能為企業提供高品質、快捷舒適的服務。

共享辦公競爭加劇,世鰲國際類餐飲競爭策略能否取勝?

以類餐飲邏輯看行業,融資計劃即將啟動

劉天飈認為,共享辦公行業作為共享經濟的垂直細分領域,其底層邏輯與餐飲業類似,在市場上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與多元性,既應該有高品質的米其林餐廳類,也應該有中產階級偏愛的私房菜類,還有最符合大眾需求的海底撈類。縱觀當今市面上的大部分共享辦公企業,資本驅動型居多,一方面,資本驅動下能夠得到的不僅是資本方面的回報,還能帶動更多行業創新意識的發展,所產生的能量不可估量。而另一方面,資本的趨利性使這類企業難以深入到行業的骨髓之中,通過精耕細作來給整個行業帶來改變。

因此,世鰲國際圍繞產品和運營強化競爭優勢。劉天飈強調,服務式辦公就是共享經濟+辦公的高端產品,多年來世鰲國際堅持從用戶需求出發深耕產品與運營品質,這一點與業界普遍認可的可持續發展之道不謀而合。此外,劉天飈也透露今年下半年有進一步的融資計劃,希望與可導入戰略資源的投資機構廣泛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