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傳統服飾主要以黑色為主,服飾樣式、顏色種類仍然較為單一。很多傳統女性甚至身著黑色長袍、頭戴黑色長巾,在這樣一個國度,服裝產品還有市場嗎?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古波斯),位於古絲綢之路的中心,絲路文明的核心離不開設拉子、亞茲德和伊斯法罕等伊朗重要城市。提起波斯,立即會引起人們無數的遐想,因為波斯地毯、波斯王子、波斯貓以及《一千零一夜》等神話故事都充滿了神秘感。現代的伊朗,這份神秘感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烈。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因為宗教信仰,女性被要求出門必須戴頭巾,很多傳統女性甚至身著黑色長袍、頭戴黑色長巾,在這樣一個國度,服裝產品還有市場嗎?五顏六色的服飾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傳統服飾種類單一價格不菲

伊朗傳統服飾主要以黑色為主,服飾樣式、顏色種類仍然較為單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法律規定女性在公眾場合必須佩戴頭巾的少數伊斯蘭國家之一,即使外國女性也必須遵守。於2013年前往伊朗旅行的馬女士表示,她在出行前從淘寶上購置了多條頭巾,沒想到在伊朗引來眾多當地女性的關注,她們表示非常喜歡,還詢問馬女士購買的地點。

如今,現代伊朗女性逐步開始重視並追求時尚。在德黑蘭、伊斯法罕和設拉子這樣的大城市,女性的著裝正在發生變化。年輕的女士更願意穿著牛仔褲和高跟鞋。馬女士表示,可以感覺到伊朗女性對時尚的渴望,但同時她們又無奈於服飾資源的匱乏。在旅行過程中,馬女士曾前往當地著名巴扎購買傳統長袍。長袍款式簡單,類似於寬鬆的A字裙,長及腳踝,胸前有繡花,質量一般,價格卻不便宜,約80美元。在伊朗,類似的傳統服裝價格在80~250美元左右。

紡織產業基礎薄弱缺乏競爭

據悉,伊朗目前所使用的紡紗織布機械,基本上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歐洲進口的。近幾年,雖然也陸續進口了一些紡機設備,但由於缺乏充足的資金扶持,很多機械為手工設備。由於陳舊的紡紗織布手工設備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換代,因而導致紡織服裝無論在產能上,還是在花式品種、產品質量和價格上,都缺乏國際競爭力。伊朗紡織工業協會指出,伊朗的貸款利息高,勞動工資高,紡織服裝的原輔材料價格高,紡織服裝的生產成本比中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的平均水平至少高30%。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近年來,大量來自土耳其、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的紡織服裝通過正常或非正常渠道進入到伊朗市場。這些款式新穎、質量好且價格低的服裝,很受當地居民的青睞,尤其是熱愛時尚的年輕女性更是喜歡。一些當地的服裝生產企業為了鞏固本國的傳統市場,已經停止生產服裝而改為到中國、印度等國家貼牌生產,然後再引入伊朗市場進行銷售。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紡織工業協會還表示,近年來,該國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在25%左右,物價大幅上漲,銀行的貸款利息高達20%左右,高利息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經營困難。此外,該國政府並不十分重視紡織服裝產業。由於伊朗是石油大國,政府更注重油氣和石化產業的開發生產。

地毯大國市場不小門檻較高

伊朗的波斯地毯聞名遐邇,波斯地毯編織技術精湛、圖案優美、色彩豔麗、歷史悠久,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可以說波斯地毯就是該國的明信片。但近年來,受紡織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勞動力生產成本增加的影響,加之西方國家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的地毯傳統出口市場逐漸萎縮,地毯的出口數量和金額不斷下降。

由此,廉價地毯湧入伊朗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伊朗地毯出口協會董事會負責人賈瓦德·莫赫塔裡扎德表示:“巴基斯坦、印度、中國的廉價地毯進入伊朗市場,使得伊朗本國手織地毯業面臨嚴峻挑戰。這些國家的地毯成本和價格遠遠低於伊朗地毯,有的甚至僅為伊朗地毯價格的50%。”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對此,青島丹諾波斯地毯銷售負責韓紅表示,編織地毯是波斯人世代相傳的傳統手工業,伊朗是最正宗的波斯地毯原產地,兼具實用美觀和收藏價值,非常珍貴,中國地毯想全面進入伊朗市場並不容易。她說:“雖然伊朗人喜歡低價產品,但他們還是非常重視地毯的品質。中國地毯若想靠低價取勝並不是長久之計。”韓紅還表示:“中伊地毯還是有明顯差距,主要區別在於圖案。相比較而言,中國傳統地毯圖案不如伊朗豐富。伊朗地毯圖案以寫實為主,看起來更具生命力;中國地毯更寫意,靠工藝表現花型,工業味道較濃,難以打動當地消費者。”

但是,由於當地的機器為臥機,伊朗手工地毯編織者是跪在地上完成織毯工序的,因此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雖然珍貴,卻趕不上快速消費的需要。因此,如果中國注重提高產品品質,能夠更貼近伊朗人的生活品位,中國地毯還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

巴扎風情

巴扎(Bazaar)這個詞源自波斯語,為市集之意。它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是伊朗人經濟、社會交往最重要的空間。世界前幾大巴扎大部分來自伊朗,如大不里士大巴扎、伊斯法罕大巴扎、馬什哈德大巴扎以及德黑蘭大巴扎。可以說巴扎代表了伊朗的文化,濃縮了伊朗歷史和現狀的精華。因為,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普通伊朗人民的生活,還可以通過傳承了幾百年的手工藝看出整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

伊朗每個城市都有若干巴扎,它們位於石牆與拱形穹頂構成的伊斯蘭式的廊柱裡。從波斯地毯、披肩、珠寶、各色香料、乾果雜糧、服裝服飾到家用電器等各種各樣的商品都可以在巴扎找到,不僅零售還批發。除了商品買賣,這裡還提供貸款、兌換等很多金融服務。可以說,巴扎濃縮了伊朗貿易、生活的全部。波斯地毯是伊朗的名片。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每到傍晚時分,各個巴扎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伊朗人傾向於傍晚和家人共同閒逛巴扎,順便解決晚飯。在這裡,大大小小的生活日用品都來自中國。由於物資不豐富,中國製造的商品因為樣式新穎受到當地百姓的認可。事實上,在這裡出售的中國產品並不便宜,比如扎頭髮用的髮圈,在中國僅售價1~2元,而在伊朗卻可以翻5~10倍,賣到10餘元。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在玲琅滿目的巴扎裡做生意的全部是男性,很少能看見有女裝店鋪,更不可能看到女性消費者公然在店鋪裡試衣服。這與以女性為購買主力對象的中國市場極為不同。

伊朗頭巾下的紡織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