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交出喜人答卷——滁州經開區招商引資發展勢頭良好成績喜人

億達滁州科創產業新城項目總投資150億元、智能出行裝備消費品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0億元、柏美星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今年1至4月,滁州經開區招商引資發展勢頭良好成績喜人,一大批重大項目得以引進或落地,取得了豐碩成果。據統計,前4個月,滁州經開區完成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7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協議總投資33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數的35%。

同時,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保持整個指標穩定向好的態勢,集中體現在項目開工勢頭不減。前4個月,滁州經開區共推進8個簽約項目實現開工,重點項目包括22億元的隆基樂葉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10.6億元的歐品電器項目、6.16億元的傑事傑年產10萬噸工程塑料項目、5.1億元的喬東新材料項目等。圍繞全年目標,滁州經開區上下鉚足幹勁,堅定信心,全力以赴,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聚焦“一號工程” 念好“三字經”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超常規的付出,一場又一場“敲門”招商的艱辛。招商引資作為經開區的“一號工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時效性,滁州經開區要求園區上下要主動把握規律性、增強主動性、提高實效性,採取更加靈活有效的推動機制和促進方式,努力實現招商引資的更大突破。

在具體做法上,經開區要求招商人員念好“三字經”。首先是念好“懂”字經。既要懂經濟又要懂政策,以順應新經濟時代發展的招商方向和產業。同時還要懂產業和區情,全面瞭解經開區三大主導產業,各個產業的龍頭企業情況和園區項目分佈情況,以便對症下藥。

其次念好“盯”字經。以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鏈為突破口,加大招商力度,壯大產業規模,促進產業升級。在此基礎上,緊盯惠科、博西華、康佳、獵豹、銀鷺等龍頭企業,借力發力尋找新項目。同時還盯科研院所和重點區域,招引高新科技項目和產業轉移的優質項目。

最後念好“情”字經。要求招商人員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多為投資者著想,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以真情實意感動投資者。項目落地後,更加註重與客商真誠相處,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隨時為客商提供真情服務。

提升“軟件”環境 服務上水平

招商引資,不但要招得來,還要留得住。對此,滁州經開區在不斷提升“硬件”環境的同時,還注重“軟件”環境的營造。

一是出臺《意見》。今年,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項目幫辦服務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樹立幫辦服務品牌,健全幫辦體系。《意見》明確了幫辦服務原則,堅持“點對點幫辦”“團隊幫辦”“事隨人走”和“兜底幫辦”。

二是推進“四化”。按照“行政服務清單化、要素保障聯動化、幫辦推進專員化、督查督辦常態化”要求,打造一流招商引資環境。創業服務中心梳理項目前期工作事項,編制全程幫辦工作清單,列出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對項目進行全程和精準幫辦。

三是貼心幫扶。針對投產項目,結合省“四送一服”精神,制定了幫扶制度,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任何困難和問題,都耐心、精心、用心的幫助協調解決。建立園區工委管委領導為企業幫扶領導、各單位為企業幫扶責任單位的工作機制,將幫扶企業分解到各幫扶領導及責任單位,確保企業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四是資金激勵。先後出臺多項創新獎勵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對開潤股份、明瑞智能、信盟機電等成功上市企業(含新三板)累計兌現獎補資金超1200萬元。與此同時,每年設立8000萬元的創新專項資金,引導企業創新發展。

今年1至4月份,經開區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幫助嘉美兩片罐項目協調土地掛牌和開工前期準備工作、喬東新材料協調廠房交付相關問題、博西華洗衣機乾衣機項目協調用地問題,讓招商引資項目轉變為了實實在在的投資、源源不斷的效益,讓企業願意來、留得住、能壯大。

——2018年5月25日《滁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