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銨漲價了!

環保永遠是炒作一銨漲價的最好題材。從2016年至今,每次一銨漲價背後都有環保的因素。

習總書記近期視察湖北時提出要求:“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通過立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發展適合的產業。”總書記話音剛落,一銨市場成交開始好轉。難道一銨又要借這一波環保熱潮再次大幅漲價?

早在去年7月17日,原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就發佈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面部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但這一規劃出臺並沒有阻止今年春節後一銨價格的下跌。因此,即使有這一波的環保浪潮來襲,一銨大幅漲價的可能性也不大。

1~3月國內磷肥產量同比下降了7.2%,相當於26萬噸P2O5。而出口方面,一銨同比下降了14萬噸,二銨同比下降了12萬噸,多進口約6萬噸的二銨。也就是說,今年1~3月份,國內磷肥供應摺合成二銨,供應約減少了25萬噸左右。相對於全國每年高達近2000萬噸的一銨和二銨消費總量來說,這個減少量並不足以引起供應的緊張。

相關網站監測,當前一銨裝置開工率為45%,較往年最低40%以下的開工率仍然偏高較多;二銨的開工率始終維持在65%左右。因此,從行業開工率來看,磷肥價格也暫不具備大漲條件。

從成本上看,雖然磷礦石和合成氨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但磷銨價格也同比上漲了近20%,因此,磷肥的成本支撐並不強。

從進出口看,雖然印度需求旺盛,國際價格上漲,但即使二銨出口按離岸價(FOB)每噸420美元的價格計算,僅相當於國內出廠價格每噸2500元,低於國內銷售價格,因此不能指望靠出口拉動國內價格上漲。去年全年國內出口了271萬噸一銨和640萬噸二銨,屬於近幾年出口量較大的年份。考慮到國際新增產能投產,預計今年的出口量會同比下降。

秋季主要生產高磷複合肥,一銨需求量較大,但往年的採購高峰都是在每年的6~7月。如果今年原料價格在5月上旬上漲,一方面需求有很大的彈性,另一方面很可能使得供應有充足的時間對需求做出相應調整,

也就很難產生像樣的上漲行情。

不可否認,磷肥行業面臨著磷礦的供應壓力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壓力,整個行業面臨著關停和整合的壓力。因此,磷肥的價格重心將會逐漸上移,並偏離成本,但這個過程完全取決於政策的執行力度和進度。筆者判斷,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不會是大躍進式的,畢竟政府在執行政策時,會考慮到磷肥是農業生產資料的特點。

綜上,筆者認為,一銨目前尚不具備價格大漲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