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羅素,永遠的正義鬥士

羅素大概是人類歷史最全能的人物之一,左右腦雙向發達,理性與情感同時並重,冷靜思索後的鞭辟入裡與熱情澎湃下的溫柔傾訴是他一生最為顯著的兩個符號。

羅素擁有著多個頭銜: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創始人。他在多個差異極大的學科領域裡自由遊走,且都獲得了非凡的建樹。他在邏輯和數學上碩果累累,出版了多本著作,他的《西方哲學史》迄今為止仍是哲學界重要的書籍,其於1950年憑藉《哲學問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他自然輕鬆別具一格的散文也在英國文學中享譽甚高。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羅素,永遠的正義鬥士

他還熱衷於教育和社會運動,積極投身於世界和平運動中,為反對戰爭傾注了大量心力,是一個頑強執著、永不屈服的鬥士。

人們喜愛談論他,談論他的學術研究,社會活動,生活軼事,甚至是他所經歷的七段感情。

今天LEAD立德人物君就帶你們一起走進這位集天才與鬥士於一身的傳奇人物的世界。

只為真理存在

羅素的學習經歷可以很恰切的用一個詞“學霸”去形容。1890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902年發表《數學原理》,擔任三一學院研究員,1908年成為皇家學會會員,1910年任劍橋大學講師,1911年擔任亞里士多德學會主席,輝煌的學術生涯、不凡的學術造詣使他在大師輩出的二十世紀仍是光芒萬丈。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羅素,永遠的正義鬥士

羅素大概是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精神的忠實繼承者了,1901年羅素撰寫了《論幾何學的基礎》,用稍加修改的康德觀點來評價非歐幾何學的產生,但羅素後來對這本書評價不高。在哲學上羅素起初受澤於黑格爾,成為絕對唯心主義的擁躉,1898年在與摩爾的交流中他放棄了多年堅持的黑格爾哲學觀點,參加了反叛絕對唯心主義哲學的運動,從此轉變為經驗主義者、實證主義者和物理主義者。在對應用數學的態度上,他也有幾次態度轉變,從最早的畢達哥拉斯主義者到對應用數學興趣減弱,認為只不過是一個抽象體系,而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目睹戰爭的殘酷和罪惡,重新建立對應用數學的認知,認為以前所篤信的概念世界存在致命弱點,理性不高於感覺,數學與我們身處的世界息息相關。

在他多年的學術研究中,他不講究師承源流,也不固執一端,而是始終保持一個知識分子對於知識的灼見與探索的渴望,隨時調整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認知結構,從而不斷取得新的發現。

不應追隨眾人做壞事

羅素的童年不算幸福,儘管他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祖父也是赫赫有名的英國首相約翰·羅素。

羅素兩歲失母,三歲喪父,六歲時祖父去世,他一直和哥哥與祖母生在一起。羅素的祖母出身於一個教徒家庭,具有非常強烈的道德信念和宗教信仰,政治上激進熱烈。羅素年少時未去學校學習,只是在家裡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師的教育,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孤獨的。大凡童年即遇變故的孩子早熟懂事,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具有深厚歷史卻現景不佳的家族裡,羅素身上的榮譽感與敏感天然並存。他不得不接受一些惡意的冷眼與詆譭,不得不承擔本不屬於他的希望與責任。他也在長久的孤獨中開始去思考人生與世界。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羅素,永遠的正義鬥士

獨立是羅素身上極為重要的品質,但是這個品質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他自小無人可以依靠。羅素的祖母曾用一條箴言告誡羅素“你不應該追隨眾人去做壞事”,這也成了羅素一生遵循不移的準則。在這句箴言中人們很容易察覺出來羅素身上那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孤傲,他始終是清醒的,絕不會隨波逐流。

“中國人,上至高官顯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種冷寂而內向的尊嚴,即使是一個受過歐洲文化教化的人,也不會損失這種特性。中國人不論是個人還是整個民族都是謙恭的,他們的自豪感來自於自信。

渴望減輕世界的不幸

羅素在其自傳的序言中言道:“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或許是家族由來已久參與政治傳統的影響,又或許是羅素本人的性格稟賦,他對於社會活動的參與十分熱情,毫不誇張的說,他是二十世紀最為活躍,也最為重要的社會活動家之一。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羅素,永遠的正義鬥士

他持著自由主義的觀念,希望社會進步,他對所有人都有著悲憫的情愫,同情社會主義者反抗貧困的鬥爭。他支持女權主義運動,用自己的切身行動改變了新一代人對性道德的看法。同時他反對戰爭,反對核霸權,為和平奔走呼喊,於是他多次遭到迫害與不公正待遇。1916年,因撰寫小冊子為拒服兵役者辯護而遭罰款100英鎊;1918年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被判處六個月監禁。由於對女權主義的支持招致宗教人士的激烈反對,在1940年代經法庭審判,他被禁止進入紐約市立學院任教;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參與一個核裁軍的遊行後被拘禁了7天。種種的處罰與打擊未能動搖這位懷有赤子之心的偉人。終其一生,羅素都在不懈奮鬥,以鬥士之姿向著心中那個光明且充滿希望的未來世界搖旗吶喊。

無數敵視者以私人感情為由譏嘲羅素行為不端,可當真的瞭解了羅素的生活經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雖經幾次婚姻變故,但他對愛情始終是真誠可敬的。羅素對世界深重的同情和對愛情、知識的渴望使他活著,且值得活。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樂意再活一次。”

我們在追求真理、捍衛生命價值的過程中會遇見重重阻礙,人云亦云的世界也會時常叩問我們的心靈是否還能獨善其身。但是,真的勇士難道不是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麼?唯有堅信自我、百折不撓,最終方可卓爾不群、成就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