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海底撈物業租金只佔營收3.9%

犀利!海底捞物业租金只占营收3.9%

■VCG/供圖

犀利!海底捞物业租金只占营收3.9%

赴港IPO招股書披露——

隨著火鍋品牌海底撈赴港上市披露招股書,其財務數據也公告天下,除營收達106億元,每天5次令同行難以望其項背的高翻檯率讓大家津津樂道外,其物業租金成本竟只佔營收的3.9%,才是真的“驚”翻了不少同行。

物業成本與水電開支相若

5月17日海底撈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在招股書中,海底撈披露了其經營數據和增長率,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為106.37億元。

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人工在成本中不出所料佔了“大頭”。2015-2017年原材料成本及易耗品分別佔營收45.2%、40.7%及40.5%;員工成本分別佔總收入的27.3%、26.2%及29.3%;但餐飲業另一座“大山”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僅分別佔4.7%、3.8%及3.9%,而水電開支的佔比分別為3.8%、 3.4%及3.3%。對海底撈來說,其鋪租的成本只與水電費相若。

按市場估值進行推算,海底撈2017年其門店數量為273家,即平均每家租賃成本約為150萬元人民幣,若以每家店平均面積在500平方米計算,那麼其租金成本僅為10元/平方米/天,這其中還包含了物業費等相關開支。

“海底撈這塊成本太恐怖了,我們能控制到25%就非常不容易了。”看過海底撈招股書後,一家火鍋企業的品牌總監如此說。

議價力高商場免租送裝修

而在二三線城市的商業新區,商場租金讓利比例會更高。此前一位海底撈前員工曾向媒體透露,“海底撈進駐的商場,很多都免多年租金還送裝修。”

全天營業創造超高翻檯率

黃文傑分析認為,除了議價能力高外,海底撈的中高檔定位及24小時營業等策略,也相應提高了人均消費水平及翻檯率,令整體營收金額上升,租金佔比自然也相應下降。

吃火鍋用餐時間長,一般火鍋店的翻檯率都很低,但24小時營業策略大大提升了海底撈的翻檯率。據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海底撈的整體翻檯率分別為每天4.0次、4.5次及5.0次,遠高於中國主要中餐品牌的水平。

以每年80家門店速度擴張

餐飲業利潤低是眾所周知的,以A股上市企業廣州酒家來說,利潤有超過一半來自月餅,據傳這也是其最初在深上市失敗的原因。而今年3月,九毛九宣佈終止IPO,其上市招股書顯示2015年淨利潤為3105.87萬元,增長率為-29.26%,利潤壓力巨大。

由於租金佔比低,海底撈的利潤也餐飲同行中一枝獨秀,其營收也從2015年的57.56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06億元,最近三年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9%。利潤由2015年的4.17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5%。

在超低成本租金的情況下,海底撈也以每年80家門店的速度瘋狂擴張,其餐廳數量由2015年的112家增長到目前的320家。據招股書披露,海底撈上市籌集資金主要用於開店,計劃將於2018年再新開453-493家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