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新舊動能轉換千帆競發

祖國北疆,一碧萬頃。大美內蒙古正在新時代的美好時光中開啟新舊動能轉換新徵程,穩步推進全區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場剔舊迎新的變革,這更是一場空前的經濟賽跑!隨著中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邊疆省份和“一帶一路”重要聯結點的內蒙古,傳統產業如何轉舊為新?新經濟怎樣聚木成林?供給側改革如何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賬,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佈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這一新指示為我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思維轉換到行動落實,內蒙古各地正不負囑託,開啟新舊動能轉換新徵程。

在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京東方鄂爾多斯生產線正在加足馬力運轉。“該生產線是中國自主創新、全球領先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是京蒙產業對接的首個高科技重大投資項目。經過7年建設,總投資達220億元的該項目已經成為鄂爾多斯市加快動能轉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項目。目前,公司已向三星、華為、聯想、OPPO、Vivo、小米等全球知名手機品牌商和VR智能眼鏡品牌商提供低功耗、高分辨率、超窄邊框、全面屏等高端顯示產品。”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意氣風發地說。

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就是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鄂爾多斯市正在集聚力量,向舊動能做“破”的革命,向新動能要“立”的效應。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穩定輕烴及新奧1000噸石墨烯項目、內蒙古榮信化工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乙二醇30萬噸聚甲氧基二甲醚項目、奇瑞汽車鄂爾多斯項目……一個個革故鼎新的項目正拔地而起,為新舊動能轉換按上“風火輪”。

在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正在這裡演進!杉杉科技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包頭青山區生產基地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原料加工、低溫改性、碳化、成品加工、檢測、包裝、倉儲等全工序負極材料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後,具備年產6萬噸石墨化品負極材料和4萬噸包覆碳化品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26.2億元,年稅收1.92億元,可解決就業1400人。目前,一期項目7個廠房及2個宿舍樓、1個辦公樓正在開槽。項目的實施能夠大大緩解杉杉科技公司負極材料有效產能不足的問題,並進一步延伸完善園區已形成的新能源產業鏈條,推動我國現有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儲能、電子設備用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

產業園區是實現地區經濟騰飛的引擎,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包頭市堅持規劃先行,明確定位,優化佈局,編制了《包頭市工業園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規劃》《包頭市物流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產業走向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

目前,包頭市擁有9個工業園區,其中,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構成包頭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2017年,全市9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入駐工業企業1600餘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673億元,實現稅收52億元,工業聚集效應和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凸顯。與此同時,現代服務業、農牧業快速發展,5個現代農牧業示範園區、3個食品加工園區迅猛崛起,物流業“六園區”“三基地”快速跟進……

俯瞰草原,我區正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圍繞“優化存量、做優增量”,著力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據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統計顯示:2018年我區計劃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347個,總投資3057.6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990億元。其中新建項目169個,總投資1282.7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477.4億元;續建項目178個,總投資1774.9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512.6億元。大數據雲計算項目共14項,總投資120.4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37.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8個,總投資51.6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17.2億元;續建項目6個,總投資68.6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20.3億元。生物科技項目共30項,總投資145.6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99.4億元。其中新建項目17個,總投資76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44.4億元;續建項目13個,總投資69.7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55億元……這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投產達效,對我區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

好項目離不開好政策的扶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明晰:培育壯大非煤產業、非資源型產業。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強化平臺支撐,支持前瞻性基礎研究,力爭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開展示範應用。壯大裝備製造業,推動重型成套裝備、工程機械、綜採裝備、電力裝備等傳統裝備製造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等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通用航空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等新興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大數據雲計算、信息製造、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蒙中醫藥等產業。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產業新業態,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優化大數據發展空間佈局,加強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培育大數據核心產業,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鼓勵發展稀土、石墨烯、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儲能材料等新材料產業,建設若干新材料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堅持質量強區,支持創建特色品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意見還提出,我區要加快改變簡單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延長產業鏈條,推動資源型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支持煤電、煤化、煤電冶、探採選冶加一體化發展,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2020年煤炭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有色金屬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推進現代煤化工高端示範,加快傳統煤化工技術升級,發展精細化工。擴大稀土高端應用,提高稀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設國家級稀土新材料創新中心。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提高農牧業產業化和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做大做強乳肉絨、糧油飼、薯果蔬、林沙草等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乳業提標升級,振興羊絨服裝業,重塑毛紡和皮毛加工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